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864年,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兄长和妻子相继去世。

他在极度痛苦和孤独中,完成了这本不到十万字的小说《地下室手记》

这本书是陀翁创作生涯的里程碑,也被认为是他后续五部长篇巨著的总序。

小说的主人公,是一名四十岁的退休公务员。

他渴望被关注,也很努力地想要融入自己的社会关系中。

可是,他自卑、虚荣又拧巴,总是把各种人际关系搞得一团糟。

最终,因为无法处理和面对关系带来的痛苦,他只能一个人躲在地下室中,形单影只地度过余生。

读了《地下室手记》,我才深刻地意识到——

成年人的关系,适度是药,过度是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小说的主人公,因为常年生活在地下室中,所以被人称作“地下室人”。

地下室人在年轻时很自卑,他觉得周围所有人,都看不起自己。

有人不小心多看了他一眼,他都会慌乱地低下头,痛苦地想东想西。

为了缓解焦虑,他只能竭力装出一副独立不羁的样子。

有一回,他半夜经过一家小饭馆,看见一帮人在台球桌旁打架。

望着热闹的人群,他心生羡慕,如果能融入进去,哪怕被打一顿,自己也心甘情愿。

于是,他走向台球桌,恰好碰见一个军官要出去,而他挡了路。

军官一把抓住他的肩膀,把他推到了一边,一句解释也没有,便扬长而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顿时觉得自己被侮辱了,这个军官凭什么这么目中无人呢?

他想要抗议,想要找那军官决斗,可他又没有那个胆量。

他心里闪过无数念头——

那些旁边看热闹的人,会怎么嘲笑他?那个魁梧的军官,会不会狠狠揍他一顿?

内耗了好些天,他对军官的憎恨之情与日俱增。

之后,他悄悄打听军官的情况,用暴露和讽刺的形式给军官写了一篇小说。

小说没能发表,他又给军官写了一封言辞恳切的信,强烈要求他向自己道歉。

他幻想军官大彻大悟,与他握手言欢的样子,可最终也不敢把信寄出去。

自我折磨了两年,地下室人终于想到了一个自以为绝妙的报复方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要趾高气扬地出现在军官面前,狠狠撞他一下,让军官也尝尝被别人作践的滋味!

为此,他特意花钱置办了一套体面的行头,日日蹲守在军官日常出入的涅瓦大街。

但每一次,他都临阵脱逃,给军官让了路。

他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最后居然把自己折腾病了。

他告诉自己,要做最后一次尝试了。

那一天,他终于克服恐惧,结结实实地撞上了军官的肩膀。

可是,军官甚至都没有回头看他一眼,就若无其事地离开了。

地下室人为自己找回了尊严而洋洋得意,殊不知这件事从头到尾,都只是他内心的独角戏。

他过度揣测,误以为军官看不起自己,为复仇做了种种可笑的准备。

可到头来,对方一无所知,自己却反复内耗,白白浪费了许多时间和精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古罗马哲人曾说过:琢磨别人心思的人,从来都不是幸福的人。

过度揣摩别人,只会让自己陷入无谓的痛苦中。

与其猜测人心,不如关照自己。

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不去纠结他人的看法,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反而会更轻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地下室人在中学时代,曾有一个要好的同学西蒙诺夫。

后来两人因为种种原因生疏了,但地下室人在工作后,仍然会主动去看望西蒙诺夫。

有一次,他因为孤独,没打招呼就去了西蒙诺夫家。

碰巧,西蒙诺夫正在与另两人讨论,要给去外省工作的中尉设宴送行。

这位中尉也是地下室人的老同学,他家里很有钱,长大后又官运亨通,同学们都喜欢讨好他。

地下室人也不例外。

西蒙诺夫的宴会原本没有邀请地下室人,可他厚着脸皮把自己算了进去。

他知道,自己孤傲的性格并不受欢迎,可他仍然希望老同学能接纳他、重视他。

到了宴会这一天,地下室人特意提前两小时下班准备。

他把靴子仔仔细细地擦了一遍,又挑选了自己最好的衣服,五点一到就准时抵达了包间。

奇怪的是,包间里一个人也没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旁敲侧击问了侍应生,才知道宴会被改到了六点,可竟然没有一个人通知他。

他又羞恼又委屈,一个人在包间里坐立不安。

终于等到六点,另外四人一起出现,他就像见到了大救星一样高兴,不敢表现出一丝不满。

他小心翼翼地问起改时间的事,西蒙诺夫则冷淡地表示,是自己忘了通知他。

他想摆出一副生气的姿态,却无人理睬。

他只能恢复亲切友好的态度,继续和众人寒暄。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随意评价着地下室人的工作、薪水和衣着打扮。

他们都对地下室人强行参与这场宴会感到不满,因而故意嘲笑和冷落他。

地下室人明知道自己在自取其辱,却仍然老老实实地陪笑坐着,一杯接一杯地喝着闷酒。

他甚至还故意装醉,做出一些不寻常的举动,渴望得到众人的关注。

但是,一直到宴会结束,他都始终被孤立在一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地下室人实在太渴望友谊了,哪怕是放弃尊严,他也要讨好他们。

他对着中尉弯下腰,坚决地说:“我得罪了您!我请求您原谅!请求大家原谅!”

结果,大家都醉了,搀扶着离开,并没有人在意他的道歉。

地下室人不明白,真正的友谊,不是靠讨好别人来维系的。

就像李碧华说的:“他若爱你,不必讨好;若不爱你,更加不必。”

如果总是活在害怕关系破裂的恐惧中,处处迁就他人,你会变得更加廉价,反而得不到应有的尊重。

谁都没办法讨好全世界,但你至少能做到不委屈自己。

不为他人而活,做真实的自己,你才不会因为关系而消耗自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地下室人渴望认同,可身边没有人能给他认同。

他只能偷偷寻花问柳,从女人身上得到一些宽慰。

在他最心灰意冷的一天,他遇到了丽莎。

丽莎只有二十岁,刚被卖到妓院两个星期。

地下室人对这个天真的小姑娘产生了兴趣,便对她晓之以情、动之以理,试图说服她改邪归正。

刚开始,丽莎非常警惕,并不愿意正面回应地下室人的说教。

可他循循善诱,越说越来劲,从婚姻家庭,说到自由意志,把风尘女子的一生,描绘得生动而凄凉。

他知道自己在逢场作戏,可他却故意表现得像个指点江山的英雄,希望丽莎能听进去,能崇拜自己。

临走前,他还把自己的住址给了丽莎,希望她在困惑时,可以来找自己开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等到第二天睡醒,地下室人就后悔了。

他身上的睡衣又脏又旧,家里的漆皮沙发也已经破了,而他唯一的仆人,则整天和他找茬。

如果丽莎看到,那个拯救自己的英雄,实际上生活得如此潦倒,他该多么难堪。

他烦躁地在房里来回奔跑,甚至想主动去找丽莎坦白一切——真不该妄图干涉别人的人生啊!

为了自我安慰,他偶尔还会沉溺在自己的幻想中。

假如他成功挽救了丽莎,那么两人甜蜜相爱,丽莎就可以一直听从他的教诲。

就这么胡思乱想了好些天,地下室人坐卧不宁,和仆人不断发生争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天,就在两人大吵大闹时,门突然被人推开了——是丽莎来了!

地下室人羞愧地满脸通红,拔脚跑回了自己的房间。

原来,丽莎是来向他道别的。她听了地下室人的一番话,真的决定离开妓院。

按理说,地下室人应该高兴,因为自己的干涉奏效了。

可是,丽莎的勇敢和信任,却让他感到深深的羞耻。

他根本不是真心想帮丽莎,他不过是想要一段可以操纵的关系,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

如今,他无颜面对丽莎,只能躲回自己的地下室牢笼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心理学家阿德勒有一句名言:

基本上一切人际关系的矛盾,都起因于对别人的课题妄加干涉。

人生在世,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课题。

如果强行干涉他人,不论成与不成,自己都会背负沉重的心理枷锁。

保持适度的关心,收起劝诫的欲望,我们才能拥有一段和谐的关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地下室人在书中这样评价自己:我是一个病态的思想发达的人。

一方面,他自我意识强烈,整日内耗,没有办法融入真实的社会关系。

另一方面,他又渴望人群,却只能通过种种过激的行为,试图抓住脆弱的关系。

人生在世,没有人能脱离关系而存在。

但人与人之间的任何关系,都要把握好尺度。

与人相处,适度地为他人着想,是高情商的体现。

但如果委屈自己、步步退让,或试图干涉和操纵他人,结局都只能是关系的破裂。

唯有尊重自己,也尊重他人,守住交往的边界,才能游刃有余地处理好每一段关系。

十点读书开视频号啦!

金牌主播夏萌出镜,带你重读经典

从唐诗宋词到中外名著,短视频里学知识

欢迎点赞关注

本期解读:李密《陈情表》

作者 | 枫小凌,大数据工程师,渴望一生与文字相伴。

主播 | 沙漠之狐,微博@狐狸爱CUC,公众号:笙夜时间。

图片 | 视觉中国,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