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书记,我们园坳村的乡亲们要来向您们赠送锦旗啦,感谢驻镇工作队的大力帮扶。”电话那头传来街坊村委黎书记兴奋的声音。近日,街坊村委园坳村村道硬底化工程在汛期前完成主体阶段建设。在通车仪式上,镇人大办、驻镇工作队从街坊村委干部、园坳村村民手中接过锦旗,充分感受到乡亲们沉甸甸的感恩之心和浓郁的喜悦之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园坳村村民向党委政府、驻镇工作队赠送锦旗。

据悉,街坊村委园坳村距离镇政府、圩镇不足一公里,周边居民大约400人。每逢下雨天,这短短几百米的羊肠小道就泥泞不堪,成为村民出行和生产的“大难题”。而且,连接镇村的唯一通道园坳桥年久失修出现破损,桥下涵洞排水量严重不足,汛期容易发生河道堰塞和洪水漫桥现象,多年来一直是民生痛点和安全风险点。2024年春节后,村民自发集资3万多元,在4月份重新修建方形涵洞增加排水量。但由于资金不足,无法对连接桥两边的道路硬底化,进入雨季依旧是“烂泥路”。

看到政府和工作队帮扶邻近的板苍村民修建板苍桥,有村民提议:“我们也请镇领导、工作队帮忙吧!”在园坳村村长陪同下,驻镇工作队到现场实地了解情况,并迅速向镇领导汇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驻镇工作队员兼驻街坊村第一书记到园坳桥调研情况。

通门镇党委、政府高度关注园坳村乡亲们的心声诉求,与驻镇工作队、街坊村委会共同谋划帮扶措施,想方设法筹集资金。在镇人大办公室的积极争取下,成功向郁南县人大常委会申请了7万元;同时驻镇工作队利用佛山市中医院三水医院“6·30”定向捐赠资金56650元支持工程建设;余下不足部分由园坳村民自筹解决。最终通过三方共同努力,村道硬底化工程在汛期前完成主体阶段建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园坳村道路硬底化前后对比。

文、图/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彭一冲 通讯员邓敏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