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将再添一处长达2.6公里的城市绿轴公园。6月26日,红星新闻记者从成都高新区公园城市建设局获悉,目前,成都骑龙公园项目已被列入高新区重点项目建设计划,预计明年5月开工建设,各项前期工作也已经开始推进。

以“无界”为整体设计概念,骑龙公园将融合蜀地山水田园等元素,通过“水珠链”“超链接”“低碳园”“最潮街”四大设计亮点,形成潮流艺术门户、活力消费街区、多巴胺3D运动公园及生态未来社区四个主题分区,打造无界多维立体绿廊公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以“水”连通公园东西

实施街道一体化设计

以天府五街为核心轴线的骑龙片区,如今已是成都高新区的高端产业聚集地和国际化社区载体。“基于区域定位和核心群体特征,骑龙公园从设计上强调场景感和体验感,希望打造一个以绿色低碳、活力聚集、科技智慧为特点的新一代公园。”高新区公园城市局相关负责人说。

骑龙公园以天府五街为主线,东起剑南大道,规划绿地面积约28.8万平方米,东西长约2.6公里,南北最大跨度约500米。

从设计方案中可以看到,公园以“水”作为连通公园东西的主要元素之一,在内部打造溪、塘、瀑、潭4大水形态和净化体系,并将实施街道一体化设计,优化交通流线,注重“街道无边界”,在天府五街将双向四车道扩容为双向六车道的同时,将非机动车道与人行道板块融合,不仅使非机动车及少量步行人群实现快速通勤,又能让大量人群可进入公园内部慢行通过,形成快行慢享的无界创新街区形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构建“零碳公园”

布局多元消费场景

从景观上来看,骑龙公园将形成“四类水生态群落+五类目标生境”的生态系统,即形成青岭翠湾、花缘溪涧、浅滩湿地及平原河溪四类生态群落形态,同时构建蜻蜓、蝴蝶、鱼类、林鸟、两栖动物五类目标生境系统。

“我们将以‘零碳公园’建设标准为准则,以管理碳排放和碳补偿为主要手段,打造实现可视化科普的零碳体系。”相关负责人介绍说,项目设计了四大零碳策略。首先,骑龙公园的绿化覆盖率将达到70%。同时将设计保留场地优势,修复场地生态、利用场地特性。此外,在建设过程中,将对原有材料回收利用,追求土方平衡、减少运输距离,运用光伏板等低碳环保材料,进行碳排监测。还设计打造可视化科普的零碳体系,以寓教于乐的方式,将碳中和知识转化为碳中和体验活动,让人们与骑龙公园共赴一场碳中和绿色之旅。

据悉,骑龙公园提出“最潮街”的设计策略,针对新兴消费客群,塑造潮流时尚休闲地标,以搞文艺、溜街巷、耍运动、享社群的成都特色生活方式,涵盖文化、运动、商业、社群等元素,打造丰富多元的公园式消费场景,呈现四大功能分区。

其中,生态未来社区将包含生态低碳科普、智慧共享社区、都市社交等功能,设置湖边图书馆、亲水湿地、低碳科普、萌宠乐园等区域;多巴胺3D运动公园包括樱花瑜伽天井、缤纷球场、阳光草坪、滑板场、儿童游乐等各类运动场所,为群众创造“家门口的运动场”;在活力消费街区,将看到周末集市、水族长廊、休憩飞廊、街角书吧等消费场景;潮流艺术门户区则有庆典广场、地形门户、户外演艺、科技展示区域,还预计建设可容纳5000人的滨水剧场。

红星新闻记者 彭祥萍 图据成都高新区公园城市建设局

编辑 李钰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