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张三等功喜报,是我的老母亲从河南一路走了几千里给我送过来的……”回忆起革命岁月中这段家庭往事,离休干部滑德功仍有些激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离休干部滑德功在福厦战役中荣获三等功的喜报和奖状

前不久,福建省厦门市委老干部局和市档案馆,共同启动离休干部红色档案抢救性征集工作。工作人员上门走访离休干部,接收老同志捐赠的珍贵红色档案43件,包括奖章、勋章7枚,个人立功证书、奖状等30份,老照片3张,肩章、军用铲等实物3件,并把尘封于这些红色档案中的初心故事一一记录下来。

94岁高龄的滑德功是河南省兰考县人,1948年1月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1949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过淮海战役、渡江战役等。

1949年滑德功在福厦战役中荣立三等功。当时,一份写着“一人立功、大家光荣”的三等功喜报寄到了他的河南老家。不识字的母亲以为这是儿子牺牲在战场的丧报,当即晕了过去。后来,村里识字的人帮忙将喜报读给母亲听,母亲这才知道儿子不仅活着,而且还因为表现突出受到表彰。裹着小脚的母亲带着对儿子的牵挂,当即从河南老家出发,一路步行,历经数月,终于艰难抵达厦门,将这份喜报交到滑德功手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离休干部滑德功珍贵的奖章、纪念章

除了这份珍贵的三等功喜报和奖状,滑德功还保存着十余枚证章,包括淮海战役纪念章、渡江战役纪念章、独立自由奖章、解放奖章等。“这是他和战友们用鲜血换来的!我们一直好好保管着。”滑德功的家属说。由于在部队当炮兵时听力受损,滑德功耳背较为严重,他也记不清当年浴血奋战的许多细节,只是很朴实地说:“我就是一心跟党走,哪里需要就往哪里冲,不管在哪里都认真做好自己的事。”虽然心中不舍,滑德功还是决定将铭刻着自己奋斗岁月的7枚证章、4份奖状文书、3张老照片、3件实物无偿捐赠出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捐赠前,滑德功怀着不舍心情,佩戴自己珍贵的7枚奖章留影纪念

在象屿慈爱养护中心,91岁的离休干部郭丽丽从柜子里拿出一卷旧报纸,小心翼翼地展开,里面完好地包着她的立功证书和各类奖状。她把这些珍藏多年的“宝贝”,都交给了工作人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离休干部郭丽丽在部队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3次

郭丽丽来自福建省龙岩市的农村,15岁参军入伍,先后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3次。说起立功表彰的缘由,郭丽丽笑着回答:“其实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当时我负责抄写战时发往各个部队的作战计划等文件。时间很紧张,只能不分白天黑夜不停地抄、不停地抄,一直工作很少休息。但想到前线部队在枪林弹雨中艰苦作战,便不觉得累了。”

转业后的郭丽丽成为一名机电工程师,她不断学习新知识,参与技术革新,为原厦门灯泡厂设计安装池炉自动化生产设备,改变工人手工操作状态,大大提高安全生产效率。怀孕5个月时,工厂出现电路故障,郭丽丽摸黑爬上10多米高的设备墙,悬空半个多小时,找到并修好损坏的电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离休干部郭丽丽1980年前后在生产建设中获得的荣誉证书

在郭丽丽捐赠的26件实物里,不仅有1951年至1953年期间,她荣立二等功、三等功的奖状证书,有1960年前后她在学习工作中获得的各类奖状,有1980年前后在生产建设中获得的各项表彰,还有一张看起来“最不起眼”的证书——2002年东渡社区颁给她的“优秀党员”荣誉证书。原来,离休后郭丽丽一直担任东渡社区的党支部委员直到2020年。这些跨度50余年大大小小的荣誉,见证了郭丽丽在平凡岗位上兢兢业业的点点滴滴。“这份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勤勉坚守,就是对后辈最好的激励,我们要接续奋斗,不负韶华。”上门征集红色档案的青年干部动容地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离休干部郭丽丽捐赠各级各类表彰证书26件

“离退休干部捐赠的每一枚勋章、每一张奖状、每一件实物,都蕴藏着可贵的精神、感人的真情。这些红色档案背后的人与事,可以让大家更直观地触碰历史、读懂历史,在红色物件中与革命先辈血脉相通。”市委老干部局副局长林刚介绍道,“我们会继续联合市档案馆做好抢救性征集工作,让这些红色档案得到专业精准的保护、留存,并通过展览与大家见面。”

来源 :中国老年报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编辑:房怡晓

一审:缪军;二审:夏琳;三审:李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