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赵局长因母亲身体原因急需请一位保姆照顾,又因经常听到请保姆像请祖宗,很难请到一位称心如意的保姆而发愁。他向开保姆介绍所的老同学张老板求助,帮他找一位干净、卫生又肯干的保姆。

赵局长的要求正中了张老板的下怀,最近保姆李姨也不知怎么了,非要张老板给她介绍到局长家当保姆,而张老板正愁找不到这样的客户,如果不能满足李姨这位金牌保姆的要求,李姨跳到其他保姆介绍所将会是一大损失。现在好了,赵局长和李姨的要求都能得到满足,既做了同学的人情,又留住了李姨,尽管李姨非要到局长家当保姆的原因还不知道,但对老同学赵局长的了解,双方应该都会满意。

其实李姨非要到局长家当保姆是有原因的,李姨老公的农用拖拉机在禁止进城的时间段内违法进城,被相关部门扣留了,李姨老公找人托关系把农用拖拉机要回来了,但受托人要李姨老公报销请局长吃饭花掉的两千元钱。李姨老公把这事告诉李姨时,李姨整整心疼了半个月,一顿钣吃掉了她十天的工资,认为这些局长都很坏,非要把花在局长头上的钱从局长身上挣回来。

这个饭虽然不是赵局长吃的,但李姨是带着怨气和把两千元挣回来的想法来到赵局长家的。因为李姨在其他保姆口中得知,局长家里经常有人送礼,冬虫夏草都吃不完,鲍鱼、海参都让保姆带回家,李姨是抱着到赵局长里带回两盒海参,抵消两千元的想法而去的。

李姨毕竟是一位金牌保姆,到赵局长家后表现出了保姆应有的职业素养,对赵局长母亲的照顾十分细心,而且把赵局长家里整理得十分有序,卫生打扫得也很干净清爽,饭菜做得也很好吃。李姨的表现得到了赵局长全家的肯定,当月就给李姨加了两百元的工资。

但一个月下来,李姨并没有感受到赵局长家像其他保姆口中所说的那样,每天都会有客人来来往往,周六、周日和节假日门庭若市,局长几乎不在家吃饭,局长夫人不是和官夫人们做美容就是在私人会所聚会。一个月时间,李姨只看到一位客人提着一箱牛奶来看望赵局长的母亲,赵局长几乎每天在家吃饭,偶尔会有一两天不在家吃饭,但他的夫人都会告诉李姨,他有接待任务少烧一个人的饭,赵局长的夫人也天天在家,下班后几乎没有出过门。

李姨开始怀疑赵局长不是局长,如果是真的,怎么会同其他保姆口中所说的局长天差地别呢?李姨严重怀疑张老板为了留住她,不让她到其他保姆介绍所,而同他的老同学串通一气,欺骗她老同学是局长,满足她到局长家当保姆的要求。

李姨是一位急性子的人,想到这里就准备去找张老板,问问清楚老板为什么欺骗她?能不能收到礼品抵消两千元是小事,但为了留住她而欺骗她就是人品问题了,这样的介绍所就没有必要继续留了。

李姨是介绍所的金牌保姆,在老板面前很有底气,她带着怒气责问张老板,你的老同学不是当局长的为什么欺骗我说他是局长,你们两人是不是串通一气的?张老板被李姨问得莫名其妙,半天才听懂李姨所说的话,张老板信誓旦旦地说,他这个局长是有文件的,你凭什么说他不是局长?李姨说,一个多月时间了,没有见到一个客人给他送礼,也没有听到有人请他去吃饭,更没有看到他家有山珍海味,他同普通老百姓没有两样,怎么会是局长?

张老板听了李姨的话之后,知道李姨不可能在他面前说谎,她是一位有一说一的人,但又解释不了李姨所说的话。张老板双眼转了转说,现在送礼这方面抓得紧,这个月又不是过年过节的,平时谁会给局长送礼,除非脑子进水了,只有过年过节的时候才有人借机给领导送礼,下个月就是过节了,不信的话你再看看。

张老板同赵局长虽然是同学,但交往并不是很深,平时只是听同学们说赵局长做人很正,做事清清爽爽的,没有想到会这么清爽。但张老板十分自信,过节的时候赵局长家里肯定会有送礼的人,所以向李姨的解释也就脱口而出了。

李姨听了张老板的解释,感到也有一定的道理,自己没有在领导家里当过保姆,也只是道听途说,有没有骗人下个月过节的时候就知道了。

第二个月过节的时候,李姨还是没有见到有人给赵局长送礼,一切还是像平常一样。这时李姨有点坐不住了,她趁赵局长闲着看电视的时候,试探着问赵局长,你是不是当局长的,怎么过节的时候都没有人给你送礼?

赵局长拿着电视遥控器指向电视机,电视里正在重播赵局长带领工作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检查,电视机下部还拉着游标:赵局长率领工作人员进行节前安全检查。

这一下李姨相信赵局长是真局长了,也感受到了自己身边的局长和自己想象的局长完全不一样。李姨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把老公花两千元要回农用拖拉机的事告诉了赵局长。

赵局长告诉李姨,你老公让受托人骗了,局长不可能去吃这个饭。事实真如赵局长所说的一样,受托人只是花了五十元的罚款,并没有花两千元请局长吃饭。

现在李姨只要听到有保姆说局长的坏人,马上就用赵局长的例子进行反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