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深圳6月26日消息(记者 罗世伟 见习记者 张顺鹏)作为国家“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中京港高铁的重要组成部分,赣深高铁的开通,为井冈山革命老区、赣南等原中央苏区与粤港澳大湾区“双区联动”创造了更多的机遇。粤赣“两小时经济圈”的形成,让苏区的山不再高,也让湾区的水不再远,两省之间人员往来更加频繁,也为赣深高铁沿线经济、文化带来更多交流融合的机会,共同绘就一幅“山海情深、粤赣相牵”的美好画卷。

近日,央广网记者与“发现最美铁路·喜看赣粤新发展”网络宣传活动采风团一行来到全国十大高铁站之一的深圳北站,在这里倾听企业家代表讲述赣深高铁为企业带来发展利好的真实经历,感受赣粤连通枢纽的无限活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深圳北站(央广网见习记者张顺鹏 摄)

据统计,分别于2019年12月和2021年12月开通运营的昌赣高铁和赣深高铁,截至2024年5月底,累计发送旅客超5500万人次。而作为赣深高铁最南端的站点,深圳北站也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旅客到这里“打卡”,在充满现代感与科技感的站台基础设施中,在“迎春花”服务队无微不至的贴心服务中,感受交通强国的实力与底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深圳北站“迎春花”咨询服务台(央广网见习记者张顺鹏 摄)

央广网记者在深圳北站候车厅看到,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既有与亲友组队外出游玩的旅客,也有不少西装革履的“生意人”。深圳市江西商会执行会长刘昊,是东莞市奥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由于公司总部设在广东深圳和东莞,研发生产基地设在江西吉安,刘昊需要经常奔波于粤赣两省之间。对于赣深高铁开通为企业发展和个人生活带来的便利,刘昊有着非常深刻的切身体会。

“以前从深圳到赣州需要5-6个小时,如今2个小时就可以到达。从深圳到江西省会城市南昌,原来需要9个多小时,如今只需要3.5个小时。可以说,早上起床从深圳出发到南昌开会,开完会吃个南昌炒粉,再见见合作伙伴、处理一下工作,晚上回到深圳还很早。”刘昊打趣地说。

刘昊向记者介绍,目前公司在吉安研发生产基地的很多工程师,都是在深圳安家,公司员工经常在两地之间往返。赣深高铁的开通,让两地老百姓的往来变得更加便捷,大大缩短了交通的时间成本。深圳的企业越来越愿意到江西投资,江西的企业到深圳乃至粤港澳大湾区来推广产品也越来越方便,极大地促进了两地经济、技术、人才、文化的融合发展。

“赣深高铁的开通不仅仅是一条线路的搭建,更是时代发展的缩影,见证了江西与深圳、与大湾区之间的紧密合作及共同发展,相信在赣深高铁的助力下,江西的经济社会发展将会迎来更加美好的未来。”刘昊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企业代表接受央广网等媒体采访(央广网发 广铁集团供图)

同样因为赣深高铁的开通而明显感受到两省在各领域合作商机的,还有深圳市赣州商会轮值会长刘明清。

“我是江西赣州人,得益于赣深高铁开通,目前我们企业也正加紧计划回到家乡去投资。赣深高铁的开通,不止是缩短了时空距离,最大的作用是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增进了两地的联系。自赣深高铁开通以来,商会的很多企业都选择返乡建厂、加大投资。商会也在努力将一些世界级的知名企业引入赣州,比如将富士康引进赣州经开区,目前已经初具效益。”刘明清表示。

刘明清向央广网记者介绍道,正是因为赣深高铁的开通,有效改善了赣州的投资环境,提高了通行效率,如今越来越多的投资者都重新认识了赣州这片投资热土。“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赣深高铁沿线可以缔造为一条经济走廊,打造成更靓丽的风景线。”刘明清充满期待地说。

高铁一响,黄金万两。如今,赣深高铁为沿线地区乡村振兴、产业升级等方面带来的红利正不断显现。一趟趟风驰电掣的高速列车穿梭在两省之间,激活双区联动发展的“一池春水”,让沿线人流、物流、信息流进一步畅通,沿线百姓的日子也正越过越红火,携手阔步走向共同富裕的康庄大道。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