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掖:以法治力量守护民生福祉

近年来,市民政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以建设法治民政为目标,着力健全完善法治保障、法规创制、法治实施、法治监管四个体系,不断提升法治民政建设整体水平。

  夯实法治保障打造法治民政强阵地

坚持学法用法相结合,深入实施民政系统“八五”普法规划,充分发挥城乡社区工作者、社区志愿者、社会工作者、社会组织在法治文化传播中的积极作用,推进普法宣传教育进农村、进社区、进社会组织、进民政服务机构,广泛开展精准普法。利用清明节、“六一”等时间节点,采取“线上+线下”方式,三年累计开展民政领域重点法律法规宣传活动150余场次。全面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健全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和“互联网+监管”为基本手段、重点监管为补充、信用监管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联合住建、市场监管等部门共同发力,聚焦社会组织、社会救助、养老服务、殡葬管理等重点领域三年累计开展执法检查23次,积极推动重大风险防范化解。配合市人大先后完成全市《未成年人保护法》《甘肃省养老服务条例》落实情况执法检查,进一步营造法治民政建设的良好环境。建立健全法律知识学习培训制度,组织民政干部学习《民法典》及民政法律法规,有效提高民政干部依法履职能力和水平。认真组织开展行政执法人员法治培训学习和行政执法人员执法证件综合法律知识测试取证,持证行政执法人员达28人,占局机关干部总数的88%。

  坚持法规创制激发改革创新动力源

聚焦困难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整体推进社会救助、社会组织管理、殡葬服务管理等民政政策的立改废释工作,研究制定社会救助、基层社会治理、养老服务、殡葬管理、未成年人保护等各类规范性文件40余份,持续完善民政法规制度体系。制定出台《张掖市城镇住宅小区社区养老服务设施配建移交管理办法(试行)》,建成城镇住宅小区社区养老服务设施16个。加强规范性文件法治审核,修订出台《张掖市民政局规范性文件管理办法》《关于推行规范性文件三统一制度的通知》,有效提升民政工作法治化水平。累计清理规范性文件5个,去年出台规范性文件1件,全部按照法定程序进行法治审核、报送备案,并及时做好公开和解读。充分发挥民政领域专家库和法律顾问的智库作用,修订完善《张掖市民政局法律顾问工作规则》,在制定出台重大行政事项决策、规范性文件制发过程中,认真落实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公平竞争审查和集体讨论程序等机制,有效提升决策的科学化、法治化水平。

  严格法治实施把好民政为民落脚点

立足服务民政事业发展全局,制定《张掖市民政局推进法治社会建设重点任务及责任清单》,推进法治政府建设走深走实。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打造政务服务“一张网”,制定印发《加快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实施方案》,完善办理流程图、服务指南,进一步减时间减环节,最大限度推进民政领域政务服务便民化。规范设立市、县区民政政务服务窗口,设置便民政策“一扫知”二维码,公布各类服务事项基本信息、受理条件、申报材料、办理流程,推进群众办事集成办、就近办、免证办、网上办。全面落实各项社会救助等兜底民生政策,突出特定人群权益保障,兜住兜牢民生保障底线。优化基本养老服务供给,健全完善养老服务发展体系,全面落实社会组织、婚姻家庭、殡葬服务等法规政策,不断加强民政法治人才队伍建设,全力推进社会组织党建,有效提升民政公共服务水平。成立公平竞争审查领导小组,制定《张掖市民政局公平竞争审查管理办法和举报投诉机制》,公开公平竞争审查投诉举报受理范围、电话号码及来信来函地址,畅通公平竞争审查投诉举报途径。去年,共进行公平竞争审查3件次。

  强化法治监管提升依法行政新效能

落实民政部门权责清单,打造高效的法治民政实施体系,提升依法行政水平。建立法治审查机制,对重大行政执法决定、行政许可,由局法治建设领导小组和局务会议审核、研究。建立对县区民政部门执法案件联合指导机制,根据县区工作需要,联合相关部门及时予以指导。印发《张掖市民政局行政执法流程图》《张掖市民政局行政处罚流程图》等文件,严格落实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和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加强行政执法监督以及投诉举报受理处理工作,提升依法行政、依法管理水平。认真梳理民政“互联网+监管”“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事项,制定《张掖市民政局“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实施方案》,完善抽查事项清单、监管对象名录库、执法检查人员名录库、抽查工作细则,不断夯实监管基础。以社会组织信用建设为抓手,严格申请登记社会组织发起人和发起单位诚信审查,严把社会组织成立关。将社会组织和社会组织从业人员诚信情况纳入社会组织年检,对有失信行为的社会组织和社会组织负责人在年检中予以记录,并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年检等次。(市民政局)

(来源:每日甘肃网张掖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