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6月26日消息(记者黄玉玲)近期,南方多地遭遇持续性较强降水天气过程。6月24日,中央气象台发布了今年首个暴雨红色预警。据中央气象台监测,25日,浙江中部、江西北部、湖南东部和西南部、广西中北部和西南部等地部分地区出现暴雨或大暴雨(100~206毫米);浙江中部、福建西部和北部、广东中部等局地出现8~9级、局地10级雷暴大风。南方降雨为何会这么强?北方高温与南方暴雨并行的现象正常吗?气象专家对此作出解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全国降水量预报图(图片来源:中央气象台)

本轮强降水持续时间长 主体雨带相对稳定

中央气象台26日发布暴雨橙色预警:预计苏皖南部、上海、浙江中北部、江西北部、湖南北部和西部、湖北东南部、四川南部、重庆南部、贵州北部、广西北部等地部分地区有大到暴雨,湖南东北部、江西北部等地部分地区有大暴雨(100~180毫米)。上述部分地区伴有短时强降水(最大小时降雨量20~40毫米,局地可超过50毫米),局地有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

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陈涛表示,这一轮强降水的主要特征是持续时间长,主体雨带相对稳定、空间比较集中,降水的累积效应比较突出,降水落区重叠度比较高,导致局地出现较强降水量。另外,此次雨带比较突出的特点是夜间降水增强,最强的降水往往发生在后半夜到次日早晨。从雨强特征上来讲,短时降水量普遍不是特别突出,每小时降水量一般以20毫米到50毫米、局地70毫米到80毫米为主,但是因为降水持续时间比较长,导致降水总量大。

浙江省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娄小芬介绍,19日以来,新安江流域、苕溪流域等地面雨量已接近300毫米,目前临安、淳安、建德等地个别江河水库水位超汛限,未来强降雨持续,加上上游来水叠加效应,需特别关注。

江西省气象台首席预报员王萱表示,22日8时到24日16时,江西北部出现暴雨到大暴雨,共有536个站点降水量超过100毫米,5个站点超过250毫米。江西本轮强降水从6月19日开始,预计将持续到7月初,江西北部累计雨量大,持续时间长,极端性强,致灾风险高,可能引发中小河流洪水、山洪、地质灾害和城乡积涝等。

究其成因,陈涛从天气系统分析,强降雨与大气环流配置有直接关系。未来几天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天气系统维持稳定,副高边缘的西南暖湿气流直接深入到长江中下游沿江地区,梅雨锋天气系统在江南北部到长江沿江地区稳定少动。另外,由于暖湿气流旺盛,梅雨锋主雨带上易有中小尺度强降水对流系统发生发展,导致局地性的强降水中心。

梅雨期出现“北旱南雨”是气候的常态

近期,北方高温频现,南方暴雨不断,二者并行的现象正常吗?陈涛介绍说,6月出现“北方高温,南方暴雨”这种气候变化特征,属于比较正常的一种现象。

每年的6月中旬到7月上中旬,正处于我国的梅雨期,在此期间,北方地区受大陆高压影响,天空晴朗少云,是以下沉气流为主,北方地区比如华北黄淮容易出现高温天气。而在南方地区,尤其是长江中下游地区,它受梅雨锋控制,暴雨频发。因此,在梅雨期出现“北方高温,南方暴雨”是一种气候的常态。

陈涛建议,公众密切关注降水落区和强度的预报预警信息,注意防范强降水可能诱发的中小河流洪水、山洪地质灾害以及城乡内涝等各类次生气象灾害风险。其中,安徽南部、江西北部等地中小河流洪水风险高;安徽南部、浙江西部、江西北部等地局地发生山洪灾害气象风险高;安徽南部、浙江西部、江西北部、湖北东南部、湖南东北部等地局地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高,公众需注意避开河道、山区、低洼地带等灾害易发区。另外,强降雨期间能见度较低、道路湿滑,公众应合理安排出行,注意交通安全,尽量减少户外活动。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