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彭茜、赵祖乐

这几年,在四川省凉山州各地,一个以老鹰为原型的卡通形象,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人们身边,它便是凉山禁毒IP“火洛”。

在凉山这片土地上,鹰文化源远流长、奔腾不息,被彝族群众看作是智慧与力量的象征、正义与胜利的化身。“正因为老鹰对于彝族群众而言有着特殊的含义,我们才选择用老鹰作为凉山禁毒IP的形象,并取名为‘火洛’,‘火洛’在彝语里是‘希望’的意思。”谈及“火洛”如何诞生,凉山州禁毒综合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周怡薇感触颇深,“初期的一代‘火洛’,是由我们凉山本土设计师设计的,眉毛、眼神、嘴角的线条较为利落、硬朗,形象更加偏向公安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火洛”系列文创公益产品。人民网 赵祖乐摄

“从2020年提出概念,到2021年5月20日正式推出,期间我们通过3D建模软件进行了很多尝试,最终才确定了一代‘火洛’的形象。为了这一形象后期的进一步优化、利用,我们在2022年将这一IP著作权免费赠与了州公安局。”凉山云启广告平面设计师何宓柯说。

周怡薇介绍,一代“火洛”刚毅有余,萌态不足,主要停留在虚拟形象的输出,实物产品比较单一。为发挥文创产品的高附加值,打造禁毒品牌,2022年凉山州委禁毒办更新升级了第二代“火洛”形象,开始在“萌”字上下功夫,使其五官线条更加柔和圆润、色彩搭配更加明快靓丽,并正式研发推出“火洛”系列文创公益产品,种类达24种,目前共计发放文创产品1.7万余份。

“我们对‘火洛’这一IP的价值挖掘,不只局限于文创产品,我们还把它融入到篮球比赛,打造了‘火洛杯’这一州级赛事品牌。各区县也纷纷效仿,打造了自己的活动品牌,形成‘1+N’禁毒宣传品牌集群。”凉山州禁毒综合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聂亮表示,他们还将“火洛”融入到“三个千万”工程,让禁毒宣传走进“千校万生”“千村万户”“千所万店”,进一步增强群众对禁毒知识的知晓率和对凉山禁毒工作的满意度。

高标准推进校园禁毒宣传教育阵地建设,是“三个千万”工程中“千校万生”的具体举措之一。在西昌航天学校,随处可见禁毒宣传栏、宣传横幅、黑板报等。据该校负责禁毒工作的德育干事巴且约达介绍,学校还打造了禁毒防艾体验馆,定期组织学生进行体验学习,并通过微信公众号、校园之声广播站、国旗下的讲话、主题班会、专题教育、知识竞赛等提升全校师生识毒、防毒、拒毒、防艾的意识和能力。

“学校经常组织我们在禁毒防艾体验馆里,通过互动答题设备进行知识竞赛。警察叔叔也时常会来学校给我们讲课,并带来一些小礼品,上面的‘火洛’卡通形象很可爱,我们很喜欢。”西昌航天学校初二学生范馨月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西昌航天学校的禁毒防艾体验馆。人民网 赵祖乐摄

据聂亮介绍,为了固化“三个千万”禁毒宣传教育工程,实现毒品预防教育在学校、城乡、场所全覆盖,凉山出台了《凉山州毒品预防教育师资库管理运行方案》,建成州、县两级900余名教师组成的师资库,高标准打造了西昌、会东、昭觉、布拖、冕宁5个禁毒主题公园(街区),以及17个县级禁毒教育基地、37个禁毒教育园地、730个校园禁毒微基地和5068个禁毒宣传栏。

凉山州委禁毒办负责人伍文洪表示,下一步,凉山将牢固树立“禁毒如救火”理念,以禁毒防艾三年攻坚行动和“禁毒示范城市”创建为抓手,把禁毒宣传教育置于禁毒工作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以“文化禁毒”为牵引,进一步激发禁毒IP“火洛”品牌活力,增强凉山禁毒宣传品牌集群社会影响力,不断更新理念、全面转型升级,探索出一条独具凉山特色的禁毒宣传教育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