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有人问“金庸的故事到底有何特殊之处,凭什么是他站在了‘武林之巅’”,其实笔者也没法给出具体的答案,但有一点可以确定,那就是金庸对角色的塑造格外用心,以至于他笔下的那些角色哪怕戏份不多,也能够在读者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天龙八部》中的扫地僧就是这样一个角色,甚至如今“扫地僧”这三个字都已经用来代指那些“大隐隐于市的高人”,能让一个角色的名字变成用来形容一类人的名词,足见扫地僧这个角色有多出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萧峰、扫地僧剧照)

不过说来遗憾,扫地僧仅仅只登场了一回,而更让人遗憾的是他与萧峰的那场对决并没有持续到最后,若是这二人斗到底,又会是哪一位笑到最后?

一、藏经阁大战

《天龙八部》本就是一部写“众生相”的作品,因此无论萧峰、段誉、虚竹这三位角色有多亮眼,也丝毫不影响金庸将其他角色塑造得同样亮眼。

少室山一战,萧峰、虚竹、段誉三兄弟联手对抗三大反派的剧情让人热血沸腾,读者也不禁感叹“果然主角就是主角”,可紧随其后的“藏经阁大战”却让另一个角色成了主角,那人正是扫地僧。

扫地僧初登场时,金庸就将这个角色的神秘感拉满了,只道是:“忽听得长窗外一个苍老的声音说道:‘善哉,善哉!萧居士宅心仁厚,这般以天下苍生为念,当真是菩萨心肠。’五人一听,都吃了一惊,怎地居然并不知觉窗外有人?而且听此人的说话口气,似乎在窗外已久。慕容复喝道:‘是谁?’不等对方答话,砰的一掌拍出,两扇长窗脱钮飞出,落到了阁下。只见窗外走廊之上,一个身穿青袍的枯瘦僧人拿着一把扫帚,正在弓身扫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扫地僧、慕容复剧照)

在场的五人可都是顶尖高手,居然没有一人察觉到有这么一位老僧在他们身旁观察已久。

接着这扫地僧轻松化解鸠摩智的杀招,又点化萧远山、慕容博的举动更是惊呆了众人,唯有萧峰的出招能对他造成实质性的伤害。

奈何金庸没让他们的对决分出胜负。

二、被中断的战斗

当时的情况是萧峰目睹了萧远山被扫地僧“杀死”,他顿时暴怒,继而出掌攻向扫地僧。

试问谁能看着自己的父亲被杀而无动于衷,此刻的萧峰应该是比先前的每一刻都要更强的,他绝不会对自己的“杀父仇人”留情。

而且从明面上来看,他与扫地僧也确实是有来有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萧峰剧照)

至少书中是这么写的:“萧峰双掌之力正与他左掌相持,突见他右掌转而袭击自己,当即抽出左掌抵挡,同时叫道:‘爹爹,快走,快走!’不料那老僧右掌这一招中途变向,纯系虚招,只是要引开萧峰双掌中的一掌之力,以减轻推向自身的力道。萧峰左掌既回,那老僧的右掌立即圈转,波的一声轻响,已击中萧远山的顶门。便在此时,萧峰的右掌已跟着击到,砰的一声响,重重打中那老僧胸口。那老僧微微一笑,道:‘好俊的功夫!’这个‘夫’字一说出,口中一股鲜血跟着直喷出来。”

其实这里有个让人疑惑的地方,先前慕容复与萧峰对攻之时,双方也同样是将对方视为死敌,他们自然也是不留余力,拿出了全部的实力发出致命一击。

然而那时扫地僧却往二人中间一站,只用双手一合,便释放出了那无形的气墙,顿时慕容复与萧峰的杀招便化于无形。

可见扫地僧是能应对萧峰的最强进攻的,可他此时又为何会被打的吐血?

他没理由故意放水,只能说他一边处理萧远山,一边应对萧峰突如其来的进攻,就有些应对不及了,因此他是没来得及放出“无形气墙”,这才中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扫地僧剧照)

这里也足以说明萧峰是有实力与扫地僧一较高下的。

那金庸为何没让这场战斗持续到最后,只是让扫地僧带着萧远山和慕容博的尸体飞身离去?

不妨看看一位丐帮长老的说法。

三、道出真相的乞丐

萧峰作为曾经的丐帮帮主,为丐帮立下了不少功劳,因此当群丐因为他的契丹人身份而质疑他时,也有一些长老是站在萧峰这一边的,比如那奚长老。

书中只道:“奚长老大踏步上前,对乔峰躬身说道:‘帮主,奚山河对你不起,自行了断。盼你知我糊涂,我死之后,你原谅了奚山河。’说着走到法刀之前,大声道:‘奚山河自行了断,执法弟子松绑。’一名执法弟子道:‘是!’上前要去解他的绑缚,乔峰喝道:‘且慢!’……奚山河见乔峰不许他自行了断,不禁愧惶交集。”

你看,奚长老是将萧峰视为亲兄弟一般。

可到了聚贤庄一战,萧峰还是对奚长老下毒手了,为何?他为何如此狠心?

原著是这么写的:“乔峰杀人之后,更加出手如狂,单刀飞舞,右手忽拳忽掌,左手钢刀横砍直劈,威势直不可当,但见白墙上点点滴滴的溅满了鲜血,大厅中倒下了不少尸骸,有的身首异处,有的膛破肢断。这时他已顾不得对丐帮旧人留情,更无余暇分辨对手面目,红了眼睛,逢人便杀。奚长老竟也死于他的刀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丐帮剧照)

这即是问题所在,杀红眼的萧峰根本不会在乎挡在眼前的是谁,只要是他的敌人,他就会怒杀之。

而扫地僧始终以慈悲为怀,他自然不会对萧峰下死手,如此一来,二人若继续打下去,结果只有一种,只会是扫地僧被杀,就如同那被谢逊打死的空见一般,过于仁慈,就是这些得道高僧最大的弱点,而萧峰则更为疯狂,也更为凶狠。

然而剧情若这样发展就难以收场了,因此金庸只能让这二人的对决戛然而止,既没有让萧峰展现出凶残的一面,也保全了扫地僧的不败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