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陶春燕 聊城报道

2024年,东昌府区把“抓落实、求突破”作为主旋律、主基调,扎实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市委提出的“6293”工作思路,在狠抓落实中谋发展,在聚力攻坚中求突破,坚决当好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为奋力打造新时代社会主义强市建设贡献力量、展现担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护航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新突破

今年以来,东昌府区工业经济运行稳健,延续了良好发展势头,规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速和工业技改投资,这两项主要经济指标,保持了较高的增幅。1至4月份,全区工业企业增加值总产值完成110亿元,同比增长8.7%;工业增加值增速累计增长12.5%,高于全市4.6个百分点,在聊城市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考核中位列第2;全区工业技改投资实际完成3.8亿元,同比增长6.2%。

下一步,东昌府区将围绕市委、区委工作思路,以开展“聚力攻坚突破年”为引领,践行“三提三敢”和“保争提做”工作作风,推动工业经济头号工程,实行重点工作专班化推进、清单式管理,争取用实绩在推动工业运行平稳增长、提升产业高质量发展、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护航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上实现新突破。

紧贴群众急难愁盼做好民生保障

东昌府区紧贴群众急难愁盼,全力做好民生保障工作,聚焦老旧小区改造攻坚突破,改善民生居住环境。开展改造前期入户调研,精准制定设计方案,实现“一区一策”的设计要求。建立联合机制,实现移动、联通等四家运营商通信信号全覆盖。持续完善老旧住宅使用功能,促进无障碍环境建设。

聚焦物业服务提质攻坚突破,有效提升群众满意度。开展小区“菜单式”物业服务收费,让居民明明白白消费。开展“规范物业服务合同”行动,引导居民和物业服务企业按合同履约、按合同解决争议。开展住宅小区资产清产核资,盘活小区经济。

聚焦工程安全管理攻坚突破,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周密制定2024年度建设工程质量安全巡查工作计划,切实加强该区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预防和减少质量安全事故的发生。履行质量安全责任,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聚焦农村厕改、危改等攻坚突破,着力改善群众生活质量。完善改厕后续管护“整县制”工作水平,积极推动以户为单位“先建后补、以奖代补”的新改厕新模式。全面启动2024年农村低收入群体危房改造排查工作。力争2024年9月底前全部完成改造任务,10月份全部验收完毕。

高品质提高医疗服务群众满意度

东昌府区高水平打造区域医疗卫生高地。强化提升了全区医疗服务和管理同质化水平,成功承办全国妇幼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院长高峰论坛暨现场推进会和全省妇幼保健机构建设现场推进会,牵头成立了覆盖河南、河北、山东三省20余家医疗机构的鲁西妇幼健康联盟。多维度改善医疗健康服务质量,沙镇镇中心卫生院正式参照二级医院管理,张炉集镇中心卫生院成功创建聊城市首个基层胸痛救治单元。

高标准推进中医药事业传承创新。积极推进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区创建,全市首家中医药文化主题公园对市民全面开放。高层次推进健康东昌府建设。入选省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控示范区、省级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省级健康教育基地,建成全市首个特殊健康状态人群评估接种门诊。高要求提升养老育幼服务水平。全面推动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创建工作,获评山东省第一批婴幼儿照护服务示范区,区妇幼保健院获评国家级首批婴幼儿养护示范指导中心,全市唯一。

聚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今年以来,东昌府区按照“示范引领、连片打造”的总体思路,突出抓好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3项重点工作,全力推进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建设,努力打造美丽宜居和美乡村。

工作中,东昌府区坚持规划先行,连片开展河渠林草路坡田村全要素整治,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用好城市资源,突出城郊特色,按照“一中心、多组团”片区布局,在原有街道横平竖直、宽阔平整,宅院整齐划一的基础上,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打造特色更鲜明、内涵更丰富的示范片区。以打造具有平原特色的城郊型乡村振兴为抓手,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做好垃圾处理、改水改厕、道路硬化、绿化亮化等工作。

东昌府区开展和美乡村省、市、区三级联创,从群众最关心的人居环境、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问题着手,补齐短板弱项。今年以来,投资6000余万元高标准规范提升示范片区。目前,示范片区内建成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5个、市级6个、区级9个,实现美丽乡村全覆盖。此外,通过巩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完善村级小微权力清单、村民议事、乡贤议事等制度,东昌府区已构建自治、法治、德治、智治“四治融合”乡村治理模式。堂邑镇被评为山东省乡村治理示范镇,刘庄村被评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教场李村被评为全国文明村。

用心用情用力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东昌府区推动各类惠企利民政策落地落实,突出抓好稳就业、保发放、聚人才等各项民生实事,为全区经济发展贡献了人社力量。主要表现为:抓好稳就业保就业,惠企利民有力度。就业服务优质高效,组织开展“就业援助月”招聘会,达成初步就业意向160人,扶持创业带动就业,贴息73.9万元,带动就业278人,落实稳岗纾困政策,为1462家企业发放稳岗返还补贴378.46万元,为183名参保职工发放技能提升补贴33.45万元。

织密社会保障安全网,惠企利民有广度。抓好扩增面保发放,全区各项社会保险参保人数共计46.62万人,养老保险覆盖面达94%。优化经办业务服务体系,建立“人社驿站”2处,设立63个人社服务网点,全区社保卡持卡人数达70.3万。规范退休人员待遇领取资格认证,构建了以静默认证为主,手机APP远程自助认证为辅,疑点信息实地精准核实的资格认证新体系。优化人才引育机制,惠企利民有温度。人才招聘添活力,创新举办“智选东昌 筑梦水城”引才系列活动,携带优质编制、岗位深入东北、武汉等地高校开展招聘活动。平台建设提效力,吸引培养大量科研人才。人才服务增动力,落实人才扶持政策,打造“保姆式”“零跑腿”的服务模式,为各类人才提供“一对一”服务,打造人才集聚好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