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国初年的北京南城,牛街清真寺附近,有一家小店,卖着香喷喷的酱牛肉,名叫“杨记牛肉铺”。这家店的主人是一对四十多岁的夫妻,他们用心经营,吸引了大批顾客。众所周知,牛街是回族的聚集地,牛羊肉特别讲究。在这个地方做买卖,可不是件容易的事,一不小心就得关门大吉。但“杨记牛肉铺”的酱牛肉不仅味道鲜美,还特别“烂乎”,入口即化,嚼劲十足。要做到这点非常不易,因为两斤生牛肉才能做成一斤熟肉,而要达到“烂乎”的程度,得用两斤半的生牛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杨记牛肉铺”的第二个特点是价格公道,每斤酱牛肉只卖三毛钱,而别的店里,质量差些的酱牛肉也要卖到四毛钱。有人问老杨图什么,他总是笑着说:“我们图的是信誉,广种薄收嘛。”因此,“杨记牛肉铺”的生意火爆,但他们每天也只卖一百斤酱牛肉,多了就不卖了。老杨笑眯眯的说:“我们老两口精力有限,摊位大了,卖的多了就照顾不过来,最后必然会影响质量。”

这天上午,老杨夫妇正在忙得不可开交,突然有个人挡在了老杨面前。老杨抬头一看,是个三十出头的汉子,膘肥体壮,像座黑铁塔。这人显然是插队进来的,他不顾众人的白眼,对老杨说:“给我来块尝尝!”老杨摇摇头,说:“我这肉只卖不尝。”那人不以为然,直接抓起一块牛肉塞进嘴里,咂吧咂吧嘴说:“不赖!来三斤!”老杨为了尽快打发走他,给他称了三斤牛肉,可是这黑铁塔拿了肉就跑了。老杨喊道:“你还没给钱呢!”那人龇牙一笑:“我先赊着!”然后扬长而去。

接下来的几天,这黑铁塔每天都来,每次都拿三斤牛肉,每次都不给钱。老杨不干了,这天,他坚决要求这无赖先把欠的钱还上,再买肉一手交钱一手交货。黑铁塔嚣张地说:“爷爷我在这北京四九城吃饭从来不给钱。现在,看得起你,吃你点破牛肉怎么了?再说了,你这牛肉有什么好?是分量足,还是价钱低?”老杨气得直冒火,说:“我这肉好不好,街坊四邻自有评价,不用你说。再者说,全北京城,像我这样的牛肉可以说是价钱最低的。”

黑铁塔冷笑道:“真能忽悠!爷爷我吃过这样的牛肉,比你这儿的便宜!”老杨一听,不信:“有比我这牛肉还便宜的,我卖一赔十!”黑铁塔乐了:“当真?有何凭据?”老杨为了赌气,也为了杀杀这无赖的气焰,请人写了一张告示,贴在店旁的木板上,上写:“本店卖的酱牛肉,如果在北京城内有比我这儿便宜的,本店愿意赔偿十倍价钱。口说无凭,立此为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黑铁塔看看告示,笑笑说:“算你狠!咱们走着瞧!”街坊王大爷看不下去,凑到老杨身边悄悄说道:“你这是要跳进这混蛋专门给你挖的坑里了!”老杨十分不解,王大爷解释道:“这黑铁塔是清廷一个太监的干儿子,靠着干爹的势力,无恶不作。现在,太监没了,他混不下去了,就想方设法地给人设骗局。你一斤卖三毛,每天一百斤,就是三十块。赔十倍是多少?三百块大洋。他要的是你开张这些天总共的十倍的钱,多少?就算你开张五十天,一天三百大洋,你要赔给他一万五千块大洋啊!”

老杨听了,冷汗直冒:“那怎么办?”王大爷眼珠一转:“将计就计吧。我盯着这王八蛋,看他能到哪儿下蛆去。”

连着十几天,黑铁塔再没露面。就在老杨认为他憋不出什么花招时,黑铁塔又来了,手上托着一大块酱牛肉:“爷们儿,尝尝!”老杨尝了尝:“还行吧。”黑铁塔得意扬了扬眉道:“两毛一斤!”老杨是打死也不信:“两毛钱都还不够用来买生肉的钱呢。”黑铁塔却是一把抓住老杨的脖领:“你前些天可是说有比你便宜的,你赔十倍的钱,怎么算?”老杨笑笑:“哪家的买卖?我得亲眼看看!”

于是,一群人跟着黑铁塔和老杨去了校场口胡同,那里有家“牛大头牛肉铺”,卖酱牛肉,门板上贴着告示:“三天大降价!二毛!”卖肉的是一对老人。百十来号人围着牛肉铺看热闹。老杨战战兢兢地走近一看,乐了,转身问黑铁塔:“这儿的酱牛肉比我卖的便宜?”黑铁塔一看,告示上写着“二毛”下面还有小字:“半斤”。一斤就是四毛,比老杨的还贵。

黑铁塔火了,质问“牛大头”:“不是说好的吗,三天一斤卖二毛?”“牛大头”翻翻眼皮:“按你的要求降价了啊。”黑铁塔骂道:“我垫付九十块大洋呢!”“牛大头”淡定地说:“你给的是补亏损的钱,我一天卖一百斤,三天亏三十块,你的九十块只是补亏的。卖二毛,我赔本赚吆喝,我们老两口喝西北风去呀?”黑铁塔气急败坏:“那六十块呢?”“牛大头”说:“那是辛苦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席话,黑铁塔干瞪眼。大伙笑了:“专害人!”“疯狗!”黑铁塔张着嘴说不出话,整个傻了。众人异口同声:“二毛半斤!”黑铁塔彻底傻了,本想坑老杨,结果玩砸了,赔了九十块大洋。王大爷知道,校场口的百姓和“牛大头”串通好,为的是教训黑铁塔。得道多助呀!

从那以后,黑铁塔再没露面。这年冬天,特别冷。除夕夜,宣武门外十几个“倒卧”,其中一个就是黑铁塔。警署的人找人用破席子一卷,完事儿。从此,全北京卖酱牛肉的店统一了价格:每斤三毛五,童叟无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