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太行山路小学停车场项目有效缓解了学校周边停车难问题。

6月25日是第34个全国土地日,今年活动的主题是“节约集约用地 严守耕地红线”。在自然资源部办公厅今天发布的《节地技术和节地模式推荐目录(第四批)》所推广的38个各地节约集约用地典型经验中,西海岸新区太行山路小学停车场节地模式入选“用地下换地上”节地技术和节地模式,为青岛市唯一入选案例。

据悉,太行山路小学停车场节地模式利用学校原有地形高差及其地下空间,通过分层建设地上教育用地、地下风雨操场和交通场站的复合模式,提升了学校活动空间,缓解了上下学时段周边区域交通压力。相比新增用地建设,该模式建设地下两层停车场和地下风雨操场节约了15亩土地。

记者了解到,西海岸新区从停车场兼具城市公益设施、城市基础设施和商业配套三重属性出发,创新建设太行山路小学改扩建及配套工程项目,用“小车位”护航“大民生”,为缓解学校周边停车难问题起到了示范作用。

具体而言,新区统筹规划地上布局,将太行山路小学停车场建设纳入全区停车资源规划、建设和运维范围,作为疏解长江路商圈和太行山路小学周边交通拥堵的重要内容,科学规划停车场功能布局,设置学校教职工停车区、学生接送周转使用区、对外商业运营区,合理设计车辆交通流线,确保车辆高效快速流转。

同时,深挖地下空间潜能。太行山路小学停车场项目共包含地上一层、地下两层。其中,地下二层设有风雨操场、地下车库、换热站和消防泵房等设备用房,利用风雨操场建立的上下学接送系统,有效提高了车辆通行率,确保接送学生安全;地下一层设有临街用房、消防控制室、地下车库、变电所等设备用房;地上建有风雨连廊、主席台、厕所和器材室。

此外,国企、学校互利共赢。青岛西海岸公用事业集团在充分征求学校意见的基础上,通过出让方式取得学校操场部分地下空间建设公共停车场和8个共计923.7平方米的临街用房,形成国有企业优质资产。同时,为学校免费建设1359.96平方米的风雨操场,大大拓展了学校师生的活动空间。

下一步,区自然资源局将以高质量打造全国自然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区为契机,创新打造一批节约集约示范项目,进一步拓展新区的节地路径和模式。

(青岛西海岸报记者 仪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