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6月26日讯(记者 李洁)曾因董事长下跪诉苦而引发关注的百亿房企石榴集团,其高管内讧事件又起波澜。

6月26日,石榴集团发布声明称,北湖壹号社区位于北京市房山区青龙湖畔,是石榴集团旗下公司所持资产,一共220套房产,剩余83套房屋仍未出售,2023年未售房屋及相关项目公司遭到集团免职高管桑春华及同伙的非法侵占。近期,桑春华及同伙企图非法更换物业管理公司,占领已被司法查封冻结的售楼处重新开始对外销售。

就此,石榴集团表示已采取法律手段维护自身权益,“集团已针对桑春华等人的非法侵占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法院已受理立案,该案将由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进行审理。”

声明显示,涉案房产已被法院冻结,并于2024年2月21日法院作出了(2024)浙02民初127号裁定书,冻结被申请人宁波梅山保税港区妙有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扬州聚鼎商务信息咨询有限公司直接持有或其通过第三人北京德才兼备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北京伟业常青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春凯璇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间接持有的83家项目公司的股权。

“通常情况下,被查封的房子可能涉及法律纠纷或债务问题。如果法院没有解除查封冻结,私自销售相关房源的行为是违法的。”北京金诉律师事务所主任王玉臣律师告诉记者。

其进一步表示,相关销售人员与购房人签订的合同无效并面临经济赔偿。未经开发商或法院许可销售的房屋,即使购房人签署了合同并支付了房款,相关合同也是无效的。因此,销售人员可能会面临违约等情况,购房人可能会起诉要求退还房款并获得赔偿。

对于双方此次关于房源问题的争执,记者向桑春华方面询问,但截至发稿时尚未回复。

而这次事件也让石榴集团的股东内讧再次浮现在公众面前。

关于石榴集团股东的内讧,要追溯到去年6月。2023年6月21日,石榴集团前董事长崔巍发布通知称,石榴集团副董事长桑春华已离职。6月24日,桑春华回应称,其是被离职。

此后,“抢公章”、跟踪窃听、桑春华被实名举报桃色事件、两大股东互相指控等戏码,相继上演。

双方内斗升级之际,有金融机构发函,要求双方尽快就分歧达成和解,否则该机构有权利宣布石榴集团全部贷款提前到期。

于是,石榴集团董事长崔巍于当年9月11日举行媒体说明会,其在会上就石榴集团股东内讧下跪道歉。崔巍表示,其已立好遗嘱,将以生命为代价解决问题。“如果我们实际的净资产覆盖不足,而给各家金融机构带来真实损失的话,我将从我们所在的石榴中心22楼一跃而下,我以我的生命做出信誉担保。”

在石榴集团董事长崔巍惊天一跪之后,石榴集团的股东内讧事件被推向了高潮。而股东内讧的另一位焦点人物桑春华,随后在9月14日进行了公开回应,并表示其愿意在股权上让步。

据桑春华介绍,双方的根本矛盾是,两人在分拆石榴集团各自的占股比例问题上产生了分歧。

公开资料显示,石榴集团的前身为华美地产,1994年成立于南京,后更名为K2地产,2016年正式更名为石榴集团。随后于2021年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但招股书失效后,该公司便暂停了上市进程。

据悉,石榴集团未能实现上市后,桑春华于2022年1月30日正式提出“分家”。桑春华认为应同股同权,而崔巍则提出“溢价”主张,由于未能达成一致,双方陷入僵局。

不过,桑春华在9月14日的回应中表示,“虽然不承认、不同意崔巍所谓的同股不同权,我还是愿意让步,让你多拿点,直至达成一致,停止纷争。”

随后于今年2月28日,石榴集团在深交所发布了关于董事长变动的公告。公告称,根据公司股东决定,免去崔巍公司董事长职务,并任命祝艳红为公司董事长。而祝艳华正是崔巍的配偶。

分析人士当时认为,虽然石榴集团更换了公司董事长,但由于祝艳华是崔巍的配偶,因此石榴集团实际控制人应该仍是崔巍。此举更大可能,是为了淡化之前股东内斗带来的负面影响。

崔巍的免职曾被看作是双方就分歧达成了一致,然而此次石榴集团关于房山项目的声明,也说明了双份矛盾并未彻底解决,后续如何发展还尚未可知。

据石榴集团公司债券2023年年报,2023年石榴置业实现总收入118.14亿元,同比减少29.9%;毛利率为18.4%,下降1.47个百分点。截至报告期末,发行人口径有息债务余额为8.5亿元,报告期内有息债务余额同比下降75.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