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王可 通讯员 相旭凌)这两天,位于苏州丹阳码头一弄2号的修缮保护工程正式通过竣工验收。丹阳码头是苏州旧时的“三关六码头之一”,另外五个码头也位于阊门一带,分别是南码头、北码头、太子码头、万人码头、盛泽码头。据苏州市志办记载,丹阳码头是以客商的籍贯而命名,专为同乡客商运送货物之用,并由此派生出“丹阳码头一弄”“丹阳码头二弄”“丹阳码头三弄”等街巷。

据悉,丹阳码头2号是一处古宅,坐北朝南,现存一路建筑,共四进。该建筑始建于清光绪年间,距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其中第二进正对大厅有一座砖细门楼,门楼上刻有“玉韫含辉”,落款时间是“光绪乙己夏”。第三进楼厅及第四进附房门窗墙体为民国时期改建。

丹阳码头一弄2号古宅在上世纪80年代时被改为综合性养老机构,该处建筑由于风化开裂、白蚁侵蚀、木构件受潮腐烂等原因,第二进(大厅)南檐口木柱顶部榫卯处出现腐烂损坏、第三进(楼厅)厢房檐柱腐烂等问题,影响建筑结构安全。

随着商船停运,丹阳码头已经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但作为民居古建筑历史的记录者和传播者,它将以新的面貌继续发挥其历史价值——2023年12月,姑苏区住建委正式启动对该建筑的修缮工程。历时半年多的时间,如今这座粉墙黛瓦、木构架简明舒朗的江南民居建筑,终于“装扮”一新,“旧姿”换“新颜”。

据姑苏区住建委公房管理处相关负责人介绍,2024年姑苏区住建委计划修缮直管公房文控保建筑约4500平方米,目前正分批次实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