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北宋张择端绘制的《清明上河图》卷,绢本设色,纵24.8厘米、横528.7厘米,收藏于故宫博物院,是绘画史上最著名的风俗画。看过这幅画的小伙伴们都知道,这幅长卷主题表现的是北宋开封发达的商贸、繁荣的街肆和兴旺的漕运等景象,犹如12世纪的“嘉年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根据考古发掘绘制的北宋东京开封地图

(来自周宝珠《宋代东京研究》)

那么问题来了,这幅长卷到底绘于北宋的哪一年?今天,我们就通过查验画中出现的有时间刻度的事物来综合判定一下~

时尚是个圈

我们都知道,历来女生们的服饰妆容变化是最快的。就像现在,每年国际时装周上都会推出当年的流行色,以及主要的流行风格。历史上也是,时间刻度比较细。所以,我们以女性的衣冠服饰变化来观察,画里有不到十位女性,她们穿的衣服都是宽松式的短褙子(相当于现在的外套)。根据南宋遗民徐大焯的《烬余录》记载,这种女装样式是在北宋崇宁、大观年间(1102—1110)出现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白沙宋墓壁画中着宽松式短褙的伎乐师(摹本)

最先穿这样衣服的人是杂剧演员,证据在绘于元符三年(1100)的白沙宋墓壁面《伎乐图》上,然后普通老百姓渐渐地也穿上了这样的衣服。这种衣服有个特点,比较短、宽松,干起活来比较方便。到了宣和、靖康年间(1119—1127),这样的衣服已经不太流行了,女性们都改成爱穿那种紧身的半长外套了。所以果然,时尚是个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清》卷中穿短褙的妇女

物价看社会

城里“孙羊店”挂出了羊下水的牌价:“每斤六十足”,“60足”就是60个铜钱不能少,旁边挂着一对羊肺,还有羊心、羊肝……

通常,羊下水的统货价是羊肉的近一半,这就意味着羊肉的统货价格是120—130文左右一斤,经过专家的论证,这恰恰也是北宋崇宁初年的价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崇宁初年的羊下水牌价

画中出现的多处事件和物件,都指向了崇宁年间,那么这张画的完成很可能是在崇宁中后期,差不多在1105年左右。

玄机证历史

网上很多解析都说,大量的运粮漕船到了汴京,表现了当时汴河的繁忙和兴盛。其实繁荣的背后,正隐藏着深刻的粮食危机。

大家看看这些船,都不是官船,都是私家的粮船。北宋太宗朝就立下了规矩,朝廷必须掌控京畿要地的粮食,私粮不得入内。过去,私家粮贩只能在京城外远远地兜售少量补充调剂用的粮食,无法跻身汴京城里的市场。眼下却有大量的私家粮船涌入,粮贩在吆三喝四地指挥着民工把粮食运到街道里巷的私仓里,准备囤货居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私家漕粮纷纷运抵京师并囤积起来

果然,到了宣和四年(1122),京城粮价涨到每石2500文至3000文(《宋史》卷183《食货志》),比平常涨了四倍!

这些“秘密”可不是我瞎说的,这些都是我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十件文物里的中国故事》中看来的。这里不仅仅写了《清明上河图》的“玄机”,还有很多小伙伴们耳熟能详的文物的故事,比如二里头遗址出土的绿松石龙形器,陶寺遗址出土的龙盘,铸造着“宅兹中国”的何尊,锦绣中国的“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织锦护臂,国际范儿十足的兽守玛瑙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些文物种类丰富,都凝结着中国历史的智慧,反映着中国历史的厚度,展现着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让我们一起透过文物认识历史中国,感悟文明中国,体会中国考古走过的峥嵘岁月。专家学者们娓娓道来的叙述,以通俗易懂的语言,逐一呈现文物的发现、文物的内涵,以及文物所蕴含的中国理念、中国精神、中国价值。

在史学家的笔下,沉寂的人类历史展现出真实而生动的面貌,“复活”的各类出土文物更加妙趣横生,当小伙伴们畅游在史学知识海洋中时,不仅仅是对古老历史、灿烂文明的凝望,更能够从中领略到历史的博大精深、感悟到文明的源远流长,从而在对历史的回望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更加满怀信心地走向未来。

作者 | 杨逸尘

编辑|杨逸尘

审核|王 超

本公号刊载的作品(含标题及编辑所加的版式设计、文字图形等),未经中国文物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改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授权转载的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