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张嘉佳的创作历程来看,不缺商业成绩,也不缺资源,但他就是拿不出一部能得到认可的电影,这显然与他的创作路径有关:一味在鸡汤性质的故事里打转,沉醉在自我想象的梦幻叙事里,缺少对社会的真正观察,自然拿不出厚重的东西。

作者|阿尘

编辑|孤鸽

好消息,有一部电影4天票房过2亿元。坏消息,它是张嘉佳拍的。

6月22日,张嘉佳执导的新作《云边有个小卖部》在院线上映,其票房表现是整个6月最好的。要知道,端午档票房冠军《我才不要和你做朋友呢》,上映18天,还没突破2亿元。

与此同时,影片的口碑遭遇两极分化,一部分观众觉得影片很感人,看哭了。但更多人认为叙事有极大问题,没有逻辑,强行煽情。目前豆瓣开分5.4分,但因为有10%的人打了5星,不排除还有下降空间。其中有两条高赞评论写道:“2024年上半年要结束了,最烂电影诞生了。”“够了,张嘉佳不准再碰电影了,求放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云边有个小卖部》的豆瓣评价

6月23日,微博出现了一个话题#云边有个小卖部难看#,并登上文娱类热搜榜。众多网友在话题下发言,颇多嘲讽之声,比如有人写道:“要不是我充了1个小时的按摩椅,我可能半个小时就走了。”

这不是张嘉佳第一次遭遇争议的声音。早在2016年,他执导的处女作《摆渡人》上映时,就陷入舆论漩涡,一方面是狂揽4.82亿元票房,一方面是豆瓣仅4.1分。出师不利,张嘉佳的导演身份还未彰显就跌落谷底,但因为商业上的成功,他还是获得了继续拍片的机会。

8年过去,《云边有个小卖部》的问世,不但没有让张嘉佳逆袭翻身,似乎更坐实了他“烂片导演”的标签。这一切,到底是什么造成的?

故事悬浮在云边

《云边有个小卖部》根据张嘉佳自己的同名小说改编,讲述主人公刘十三(彭昱畅 饰)在城市遭遇职场和爱情的双重打击后,被外婆接回故乡云边镇,在与儿时伙伴、镇上居民的相处中,重新获得生活信念的故事。

原著出版于2018年,是当时的畅销书,豆瓣上有8万多人打出了7.4分的评分,位列豆瓣“2018年度温暖·治愈”书系第5名,表现是很强劲的。这次电影上映时,很多网友都表示自己的书架上放着这本书,这也是票房能够很快高涨的原因——有群众基础。

从剧情梗概可以看出,这是一个介于童话和现实之间的故事,迎合了城市化进程中都市人的思乡病。其主打的“治愈”概念,也符合当下年轻人的精神需求。2022年,B站视频《回村三天,二舅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曾掀起网络热议,其实二舅和开小卖部的外婆相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刘十三和外婆

小说有足够大的容量,可以用文字详细描述一件事情的过程,解读人物的内心状态,即使刻意编造,也能给读者传递完整的信息。但改编电影时,时空压缩,如果故事根基不稳,就会造成破碎感,逻辑不通,动机不明。这恰恰是电影《云边有个小卖部》的问题所在。

且不说年迈有病的外婆,如何有力气开着拖拉机到城里,把外孙子背到拖拉机上,再连夜开回来,就说刘十三回到镇子上遇到的一系列事情,没有一件都够以常理来理解。

儿时的同学牛大田(孔连顺 饰)靠卖假货成为镇上首富,但他心里其实喜欢漂亮女生秦小贞(张艺凡 饰),刘十三便以买保险为交易,帮他追求对象,这一行为本身就违反了法理。而牛大田为了获取芳心,突然决定放火烧掉仓库,重新做人,甚至还要考大学。

人物的行为看似很励志,但细品起来缺乏合理性,从反派到正派是180°强行转向,两人之间的精神世界根本没有匹配性。尤其是一位在社会上混过多年的学渣,竟然跟着对象学习英语,记笔记,情节犹如过家家,看似是想营造喜剧氛围,实则幼稚。而到了最后,秦小贞在银行抢劫事件中被毁容,影片强行用受伤来磨平两人之间的沟壑,价值观很陈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牛大田追爱

类似的情景也出现在毛志杰(王大陆 饰)身上,他因失业情绪暴躁,流连于打架与赌博中,时常剥削姐姐毛婷婷(王珞丹 饰)的钱财。但紧接着话锋一转,原来毛志杰是为了不拖累姐姐,刻意自贱,而姐姐依然对他不离不弃。影片在塑造人物时,僵硬地安排两面矛盾,随意转折,一切服务于最后的煽情表达,但没有生活的合理性铺垫。

为了突出戏剧性,《云边小卖部》还随意制造人物的现身。比如在开头就死心分手、删了微信的女友,在故事中途突然来到了云边镇,而她的作用就是导致程爽(周也 饰)吃醋,两女进行了一场“雌竞”场面。在这个过程中,刘十三的退缩表现,看不出他在爱情上的态度,对其形象塑造没有任何帮助,只不过是为了冲突而已。

影片也像近年来的很多国产片一样,肆意加入喜剧元素,但因为缺乏创意,多是尴尬。刘十三回到外婆家后,因为衣服被拿走,不得不“裸身”面对儿时伙伴程爽,类似桥段在电影中早已用烂。而“疯子”王勇把羊粪蛋当钞票给老师送礼,又因眼疾看不清面前的人是谁,不但不搞笑,还透着辛酸,让人观感不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周也饰演程爽

在无聊喜剧叙事之后,影片在后面集中进入了无脑煽情。外婆在短时间内生病、住院、去世了,程爽也突然告别。刘十三回到镇上的目的不是获得治愈吗,怎么又变成了精神打击?而在此情况下,他还能完成1000份保险的销售任务,获得上司认可,又是强行转折。

可以说,整部电影就是在这种陡然上下坡的状态中推进,把各种碎片又刻意戏剧化的情节串联一起,用人物的死亡和背景音乐来催泪,但回头一看没有一处情节落在地面上。

就像片名一样,这个故事不只是悬浮,而是悬在了云里——云山雾罩,都是泡沫。

青春鸡汤学的成功

回顾一下张嘉佳的人生经历,他确实是一个创作者,在多领域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拿出了被市场认可的作品,但这种能力是否适合做一名导演,还待商榷。

根据公开资料,1999年,江苏南通人张嘉佳考入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爱好文艺的他,在大学时就组建社团、导演话剧、发表文章,并在多家电视台兼职。2003年毕业后,他进入电视台工作,参与了《震撼星登场》《欢乐伊甸园》等多档节目的制作。

真正让他成名的是小说。2005年,他在自己大学生活经历的基础上创作了奇幻小说《几乎成了英雄》,首印销量即达10万册。那正是校园小说兴起的时候,诸如《草样年华》《此间的少年》《梦里花落知多少》等,都诞生于这个年代。当下正上映的青春片《沙漏》,其原著出版于2007年。可以说,张嘉佳吃到了新世纪10年青春文学热的红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嘉佳签名售书活动

2013年,伴随着微博的兴起,张嘉佳在微博上发表了33篇睡前小故事,之后结集成图书《从你的全世界路过》出版,半年销售超过200万册。张嘉佳凭借这部作品,一跃成为2014年中国作家富豪榜首富。

如今这本书在豆瓣上有近12万人评价,评分6.9分。有一位网友留言:“谁做的营销?太厉害了,把这样一本平庸的书炒卖到如此畅销,‘睡前故事’这个点抓的太准了。”这句话可以说是道出了张嘉佳创作的本质——抓住时代的精神消费需求,用鸡汤性的文字包裹励志故事,获得大众读者的买单。

在获得写作“成功”的时候进入电影界,是明星作家扩大商业地盘的主要方式,张嘉佳也不例外,只是他的起步就阵势颇大。

2015年,电影《摆渡人》项目发布,改编自《从你的全世界路过》中的一个章节,由张嘉佳执导,王家卫监制并参与编剧,梁朝伟、金城武主演,幕后主创有摄影曹郁、鲍德熹,造型张叔平,都是业界响当当的人物。但关于影片的争议不绝于耳,王家卫的很多影迷质疑张嘉佳的能力,两人虽然都有“文青”标签,王家卫更偏艺术性,张嘉佳只不过是大众作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摆渡人》上映宣传活动

事实证明,两者的结合确实有些拧巴。2016年底《摆渡人》上映,观众发现,影片的旁白式叙事、绮丽的影像格调,几乎是王家卫过去电影的翻版,但影片的故事却肤浅平庸,完全撑不起画面的华丽。就拿高潮戏来说,以两个人斗酒来渲染戏剧性冲突,几乎是儿戏。最终豆瓣评分4.1分。

一条豆瓣高赞评论写道:“能把神一样的金城武、梁朝伟毁得还不如路人甲,能把神一样的王家卫绑在一起狗血喷头。这是怎么做到的呢?”事实上,它的确做到了,还拿下了4亿多元票房。

而在这部电影上映前几个月,《从你的全世界路过》的同名电影也已上映,导演是擅长拍摄青春片的张一白,出品方是主打青春片市场的光线传媒。这部片票房高达8.13亿元,但豆瓣评分仍然是不及格的5.3分,只比《摆渡人》稍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你的全世界路过》剧照

从商业上看,2016年堪称是“张嘉佳年”,他的作品无论是小说还是电影,都证明了在市场上有一定的受众度,所以尽管遭遇口碑争议,他还是能获得导演下部作品的机会。

这一次的《云边有个小卖部》不再和王家卫绑定,但主创团队里依然有大师的名字,那就是摄影指导李屏宾。他是侯孝贤导演的御用摄影师,也与王家卫合作过《花样年华》,5次获得过金马奖最佳摄影奖。以《云边有个小卖部》想营造的乌托邦世界来说,确实需要好的摄影,可惜问题还是老问题——故事基本盘配不上影像渲染。

从张嘉佳的创作历程来看,不缺商业成绩,也不缺资源,但他就是拿不出一部能得到认可的电影,这显然与他的创作路径有关:一味在鸡汤性质的故事里打转,沉醉在自我想象的梦幻叙事里,缺少对社会的真正观察,自然拿不出厚重的东西。

营销大于内容

既然张嘉佳的上一部电影已遭遇口碑坍塌,为什么新的影片还是能得到观众支持,依然获得高票房呢?这就涉及到电影的评价体系以及产品营销问题。

《摆渡人》的口碑低主要是在豆瓣平台上,是资深影迷从作品专业性角度给出的评价,但这部分人毕竟是少数,更多的观众并不是豆瓣用户。同时,互联网是容易遗忘的,离上一部片已经过去8年,很多人可能都忘了,甚至不知道有张嘉佳这个导演。

对于选择看一部电影,大部分观众主要看演员阵容和故事类型,并不太在意背后主创。《云边有个小卖部》恰恰符合这个规律,是一件极其适合营销的电影产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王大陆饰演毛志杰

除了彭昱畅、周也两位颇具人气的年主演,以及近年来出镜率很高的艾丽娅外,影片还聚集了至少18位明星演员,有的出演支线角色,有的纯粹是客串。但有了这么多熟面孔,无形中显得影片有分量,对普通观众是有吸引力的。

同时,依靠每位演员的知名度,在营销上也可以广泛制作物料。比如,女演员赵露思在片中露脸仅三秒,但话题#云边有个小卖部 赵露思# 竟然冲上微博热搜,且高达榜单第四位。

这些演员真的是为影片服务、贴合角色吗?从阵容上来看,有王大陆、陈妍希这样的台湾演员,其口音就不像是云边镇的人,但演的是地道的镇上角色。还有从喜剧综艺里走出来的王天放、酷酷的滕,以及李嘉琦,单纯是增加喜剧含量。而乔杉在片中出演洗脚房客人,对应他在网剧中成名的标签,工具人属性很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乔杉客串角色

可以说,整部片的阵容是一个大杂烩,不管合不合适,只要能凑在一起都来了,这与叙事的碎片化倒是很契合,反正不是为了追求完整性,多个明星多个话题点。

观众还可以注意到,导演易小星在片中客串了一名保安角色,而饰演牛大田的孔连顺是易小星的老搭档,彭昱畅、乔杉又主演过易小星的《沐浴之王》。《云边有个小卖部》的主出品方北京深定格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也是《沐浴之王》的出品方。后者上映时,张嘉佳还曾为其站台宣传。所以,这两部片子之间其实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在行业内,易小星是一位成功的商业片导演,擅长拿捏观众的趣味,虽然作品的口碑普遍不高,但票房几无失手,去年的《人生路不熟》就获得近12亿元票房。所以,张嘉佳这次虽然没有和王家卫绑定,但想必从易小星那里得到不少经验。不过张嘉佳的缝合能力,还是逊于易小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易小星饰演一名保安

当下,电影的创作方式已经改变,一部影片要想撬动市场,的确需要有产品思维,要提供主要功能,比如治愈、煽情或搞笑,同时还要有营销话题性,比如既有IP的知名度、明星阵容等。而《云边有个小卖部》正是按照这个套路打造的,能博得高票房也不足为奇。

问题是,作家出身的导演张嘉佳,按说应该对作品的质感有一定的追求,对时代有自己的表达,对观众审美有一定的引导,但从影片中并没有体现出这些特点。如果说他没有这方面的才华能力,倒是可以原谅,如果说他故意为之,那观众真的就看不出来吗?

在《狼来了》的故事里,小孩子的两次呼喊都骗到了村民,但第三次遭到了反噬。张嘉佳两部影片口碑崩塌后,观众还会相信他第三次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