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消息:

德国正在努力劝说欧盟撤销对中国电动汽车提高关税的措施,德国官员正在积极探寻途径,以确保这一增税方案不会实质执行。同时有消息称中国方面提议降低对进口大排量轿车的关税,以此作为欧盟放弃对中国电动汽车征税的条件,当前中国对欧盟进口乘用车征收15%的关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该消息目前还未确定真实性,外媒消息往往只能作为参考;但是这个结果本也在许多分析师的预料之中,因为经贸的基础是互惠互利,各自需要发挥各自的特长。中国电动汽车出口欧洲的关税被提高,原因无非是制造电动汽车不是欧洲汽车制造商的特长,其不具备完善的产业基础,无法以相同的成本打造出品质相当的车辆;反之,造出品质相当的车辆则要付出更高的成本,其产品竞争力则可想而知。

但是电动汽车与燃油车相比又有着诸多优势,尤其是用车成本优势突出;所以对中国电动汽车的进口设置障碍几乎是必然的结果,且不论是欧盟还是其他国家或地区,可以将其理解为自我保护的方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同理,进口燃油车的消费税无形中起到了相似的作用,虽然是无心插柳。

进口燃油动力乘用车的基础关税是15%,看似并不高,增值税是13%;但是进口燃油车还需要以排量为基础来征收消费税,这个税就比较高了,比如排量小于等于1.0L(升)的进口燃油车要承担1%的消费税,1.5L以下为3%,2.0L以下为5%,这就不算低了。

然而进口车往往是高端车,高端燃油车需要有高性能。

想要有高性能就得有大排量发动机,进口车的发动机排量往往在3.0升以上,但是排量达到2.5L就要承担9%的消费税,3.0L的标准是12%;4.0L以下是25%,一旦超过4.0L就要承担40%的消费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综上所述,欧美汽车产业是围绕内燃机汽车发展而来,内燃机汽车的简称就是燃油车;所以其出口到海外市场的燃油车也是以大排量车型为主,比如大众途昂、保时捷卡宴、奔驰S级、奥迪A8、宝马7系等等,美系车里以福特猛禽皮卡、凯迪拉克凯雷德、林肯领航员等大型豪华越野车为主。

这些车的进口价格之所以偏高不只是因为15%的基础关税,主要是普遍≥3.0L发动机的12%起步的消费税。

反之,如果这些车没有12%~40%的消费税,其售价则必然会降低一部分。

一旦这些车的价格有所降低,自主品牌的高端燃油车则会面对较大的压力,可是竞争总还是需要依靠技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总结:

如果最终取消欧洲进口燃油动力乘用车12%~40%的消费税,预计中国电动汽车出口到欧盟市场的关税也不会提升,因为两方都能在对方的市场里发挥自己的特长;但是汽车电动化的趋势是不会变的,欧洲汽车制造商实际也在努力推进产业转型,只是在过渡期内需要维持燃油车和电动车两大市场的平衡,其表现出来的对汽车电动化的轻视只是用于麻痹竞争对手的手段而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天和Auto编辑,欢迎转赞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