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黄 慧

中考结束后的第一天,阜阳职业技术学校的门口已经排起了约300米长的队伍。“如果不是亲戚朋友家的孩子在这儿学得好,我们也不知道原来孩子上中职也能有出息。”记者随机采访了一位正在排队的家长,她说,“我们一大早就过来了,想要了解一下今年的招生政策,就怕报不上名。”

“我这一生做的最正确的事情,就是把孩子送到阜阳职业技术学校来读书。”2020年,在阜阳职业技术学校举办的家长会活动现场,有位学生家长突然走上主席台说完这句话后,他和他的孩子都哭了。

据悉,该校积极探索“中职+高职+企业”联合培养模式,设立企业需求专业,校企共同推进区域产教融合共同体,促进优秀人才留在本地就业。在中职生技能大赛中,连续两年获安徽省团体总分第一名。本科对口升学录取人数从2017年的17人增长到2023年的321人。无论是就业还是升学,学生在该校都能找到良好的发展道路。

“其实多年前,我们学校一样面临招生困难,因为社会上对中职教育还是有偏见。”阜阳职业技术学校党总支书记张平介绍道,“多年来,学校坚持德技双修,一手抓‘养成教育’,在促进孩子学会做人中育人,一手抓技能提升,在教学、实训和各种赛事中让孩子们掌握技能报国的本领。”

在省教育厅职业与成人教育处相关负责人看来,阜阳职业技术学校的变化是我省大力推进中职达标示范建设、提质培优增值赋能的缩影。

2021年4月、2022年4月,栗战书、孙春兰先后来我省调研职业教育,对我省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均给予充分肯定。2022年,因职业教育改革成效明显,我省获得国务院督查激励。我省中等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数量是上届的三倍,位居全国第七位,与浙江省持平,与湖南省并列中部第一;“1+X”证书制度提质扩面,累计47万人次参与272种证书考核,呈现出院校覆盖面广、报考人数规模大、考核证书种类全等发展态势。2023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一等奖获奖数较上年增长160%,创历届新高,获奖总数位居全国第六位;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一等奖5个,同比增长150%,稳居全国第一方阵。2021~2023年,直接就业的毕业生(不含升学、入伍等)中,72.3%的中职毕业生留在省内就业,为我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技能人才支撑。

“有这么多人推荐和排队,说明学生是满意的,家长是满意的,教师是满意的,社会是满意的。”张平感慨道,“我们就是要做人民满意的中职教育,职业教育不仅大有可为,也大有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