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瑰宝,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理论知识。它强调预防为主、整体观念和个体化治疗,对于保持身体健康和预防疾病具有独特的优势。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些中医药健康养生的小知识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中医养生的基本原则

1. 顺应自然:

中医认为,人与自然是一个相互关联的整体。因此,养生应顺应四季气候变化,遵循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规律。在不同的季节,要注意调整饮食、起居和运动方式,以适应自然环境的变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 形神共养:

形指身体,神指精神。中医强调形神共养,既要注重身体的锻炼和保养,又要关注精神的调节和修养。通过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波动,可以达到身心健康的目的。

3. 平衡阴阳:

中医认为,人体内部存在着阴阳两种对立统一的力量。阴阳平衡是保持身体健康的关键。通过饮食、起居、运动和药物等方法,可以调节人体内部的阴阳平衡,预防疾病的发生。

4. 因人而异:

每个人的体质和健康状况都不同,因此养生方法也应因人而异。中医强调个体化治疗,根据个人的体质、年龄、性别、生活习惯等因素,制定适合自己的养生方案。

二、中药养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人参:

人参具有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生津安神等功效。适用于气虚体弱、气短乏力、心悸失眠等人群。但人参不宜过量食用,以免引起上火等不良反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 枸杞:

枸杞具有滋补肝肾、明目等功效。适用于肝肾阴虚、头晕目眩、视力模糊等人群。枸杞可以泡水喝,也可以煮粥、炖汤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3. 麦冬:

麦冬具有养阴润肺、益胃生津等功效。适用于肺燥干咳、阴虚痨嗽、胃阴不足等人群。麦冬可以泡水喝,也可以与其他中药配伍使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4. 菊花:

菊花具有疏散风热、清肝明目等功效。适用于风热感冒、头痛眩晕、目赤肿痛等人群。菊花可以泡茶喝,也可以煮粥、炖汤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三、中医艾灸

艾灸是我国传统的中医养生方法之一,它通过燃烧艾草产生的热量和气味,刺激人体穴位,达到调理身体、预防疾病的目的。艾灸具有温经散寒、行气通络、扶阳固脱等功效。适用于寒性体质、关节疼痛、月经不调等人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 常用穴位:

艾灸常用的穴位有关元穴、气海穴、中脘穴、足三里穴等。这些穴位位于人体的腹部、背部和下肢,具有调理脾胃、补肾助阳、增强免疫力等作用。

2. 操作方法:

艾灸的操作方法有多种,如直接灸、间接灸、温和灸等。一般来说,温和灸是最常用的方法。温和灸操作简单,易于掌握,只需要将艾条点燃,对准穴位进行熏烤即可。

3. 注意事项:

艾灸时要注意温度和时间的控制,避免烫伤皮肤。同时,艾灸后要注意保暖,避免受寒。此外,艾灸不宜在空腹或饱腹时进行,也不宜在过度疲劳时进行。

四、中医推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医推拿是我国传统的中医养生方法之一,它通过按摩和推拿来刺激人体穴位和经络,达到调理身体、预防疾病的目的。中医推拿具有疏通经络、调理气血、缓解疲劳等功效。适用于各种慢性疾病、亚健康状态等人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 常用手法:
中医推拿常用的手法有揉法、按法、推法、拿法等。这些手法具有不同的作用,如揉法可以缓解肌肉紧张,按法可以刺激穴位,推法可以推动气血运行,拿法可以消除疲劳等。

2. 注意事项:
中医推拿时要注意手法的轻重和频率的控制,避免造成损伤。同时,推拿后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此外,推拿不宜在空腹或饱腹时进行,也不宜在皮肤破损或感染时进行。

五、饮食养生

1. 饮食有节:

饮食要有节制,避免暴饮暴食或过度节食。要注意食物的营养均衡,多吃蔬菜、水果、粗粮等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少吃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 饮食有律:

一日三餐要按时吃,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早餐要吃饱,午餐要吃好,晚餐要吃少。避免在睡前吃过多的食物,以免影响睡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3. 饮食有忌: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体质和健康状况,因此饮食也有禁忌。例如,阳虚体质的人不宜吃生冷食物,阴虚体质的人不宜吃辛辣食物,过敏体质的人不宜吃海鲜等。

总之

中医药健康养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养生方法,它强调预防为主、整体观念和个体化治疗,对于保持身体健康和预防疾病具有重要的意义。但需要注意的是,中医药健康养生并不是万能的,如果身体出现不适或疾病,应及时就医,接受专业的治疗。

供稿:医务部 娄方美

编审:冉茂雅

二审:刘益玮

三审:唐 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