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自治区党委书记王君正在山南市调研时指出,要做好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喜闻乐见的方式,深入开展党的创新理论宣传宣讲,建强农牧区公共文化阵地,讲好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故事,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各级党委(党组)和广大党员干部,要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确保党的声音传遍雪域高原的每一个角落。

“通俗易懂的语言和喜闻乐见的方式”既是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具体要求,也是对党员干部工作能力的考验。通俗易懂的语言,能够消除沟通的障碍,让农牧民群众真正理解党的政策和方针;喜闻乐见的方式,则能够激发农牧民群众的兴趣,使宣传宣讲工作更加深入人心。这样的宣传宣讲方式,不仅体现了对农牧民群众的尊重,也体现了党员干部的服务意识。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对西藏的关心关怀,既是对西藏各族群众的深情厚意,也是对西藏工作的极大支持。将这份关怀传达给每一位农牧民群众,不仅能够增强农牧民群众对党的信任和拥护,也能够激发农牧民群众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建设的热情和动力。

将宣传宣讲成果转化为农牧民群众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的自觉行动,是新时代西藏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重要目标,也是检验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准。只有让农牧民群众真正理解党的政策,真正感受到党的关怀,才能够使他们自觉地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让党的声音传遍高原每个角落,进一步激发各族群众的认同感、归属感,关键是要坚持面向群众、贴近群众、服务群众。要着眼于群众听得懂、听得进,主动设置议题,突出互动交流,体现群众参与,把在党的领导下西藏发展进步的光辉历史、辉煌成就,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区经济社会各个领域的显著变化,用通俗易懂的“百姓话”和生动鲜活的事例讲出来,让“大道理”“大理论”融入“小故事”,变说教为分享,真正让群众坐得住、听得懂、记得牢。

让党的声音传遍高原每个角落,还要丰富活动载体,让宣传教育更接地气聚人气入人心。各级各部门要深刻把握“互联网+”时代宣传教育工作特点,积极利用新媒体传播手段,打通线下线上,形成立体化、全方位、广覆盖的宣传格局。要运用好声、光、电等现代化科技,将地图、图片、实物、录音带、幻灯片等能够真实见证历史的重要资料,活灵活现地展现在群众面前,让群众感受到历史的气息、了解到党为了祖国繁荣富强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的贡献。要注重“互联网+教育”灵活自学优势,依托“两微一端”,积极打造各族干部群众身边的“微课堂”,进一步拓宽宣讲阵地,不断增强宣传宣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