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说起藏区独特的丧葬文化,除了广为人知的天葬,还有一种鲜为人知但同样令人震撼的水葬。

水葬,又称"鱼葬",是藏族在某些地区流传的一种古老丧葬方式,同样体现了他们对生命和自然的敬畏与崇拜。这种神秘的仪式常常引起外地游客的好奇,让人忍不住想要一探究竟。

在水葬仪式中,逝者的遗体会被带到特定的江河湖泊或湍急的溪流边,经过特殊处理后投入水中,供鱼类和其他水生生物吞食。藏族人相信,这样做可以让逝者的灵魂通过水的力量得到净化和超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水葬虽然在外人看来可能有些残酷,但在当地藏民眼中,这是一种充满慈悲和智慧的行为。他们认为,这种方式能让逝者的身体回归自然,滋养水中生灵,是一种崇高的布施,功德无量。

藏族人深信,人的肉体不过是灵魂暂时栖息的容器。对于自己的身体,他们不会过分留恋,而是选择让它以最纯净的方式回归自然,避免因执着而造下更多业障,陷入无尽的轮回之中。

在藏区游历期间,我有幸亲眼目睹了几次水葬仪式,每次经历都让我深刻感受到生命的脆弱与无常……

有一年,我跟随一位法师学习佛法,恰巧遇到一个藏族家庭请法师去为他们刚去世的亲人做水葬超度。

第二天清晨,接法师的车就来了。我们闲来无事,就一同前往。我们乘坐的是一辆简陋的皮卡车,后车厢里挤满了人。法师和我们一起坐在没有任何遮挡的车厢里,任凭寒风吹拂。

那是一个寒冷的冬日,江边的树木上挂满了晶莹的冰凌,在阳光下闪烁着微光,远处的雪山巍峨耸立,景色壮丽而凄美。然而,车上刺骨的寒风和即将面对的生死场景,让我无心欣赏这美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行驶了很长一段时间后,车子开始减速。我抬头望去,看到前方是一条湍急的江流,江岸边到处悬挂着五彩斑斓的经幡,随风飘扬。

在江边的一片开阔地带,竖立着一座白色的佛塔,在朝阳的照耀下显得格外庄严肃穆。

当我们到达江边时,已经有一群藏族人在那里等候。有人正在搭建帐篷,有人在准备祭品,还有一些人在江边的岩石上刻画玛尼石,为逝者祈福……

法师没有理会我们,直接进入帐篷开始诵经。我无事可做,就和一位在旁帮忙的年轻藏族人聊了起来。原来,逝者是一位23岁的年轻女子,生前是一名优秀的歌手,不仅歌喉动人,还貌美如花,是远近闻名的"措姆"——藏语中"美丽女子"的意思。不幸的是,她染上了重病,尽管经过积极治疗,最终还是英年早逝。

正说着,这位藏族青年站了起来,指着一个穿着特殊服饰的人说:"你看,楚巴(水葬师)来了。"这位楚巴看上去约莫50多岁,身材魁梧,脸上布满皱纹,却透着藏族人特有的红润光泽。

他头上戴着一顶独特的蓝色头巾,看起来有些奇特。他走路时略有些蹒跚,缓慢而稳重地朝我们走来。他先是进了法师的帐篷,片刻后出来,与逝者的家属简单交谈几句,便朝着江边的白塔走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原本以为水葬场会在江的上游,这时才发现就在白塔附近的江边。

所谓的"水葬场"其实就是江边一块平坦的岩石,就在白塔下方。岩石旁边立着一根木桩,上面系着一条看起来有些陈旧的绳子。

岩石上摆放着一块光滑的石板,旁边是一个巨大的木制砧板,上面整齐地摆放着几把形状各异的刀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砧板旁边有一个大包裹,从轮廓可以看出里面包裹着一具遗体。

楚巴在岩石上盘腿而坐,取出随身携带的法器——铃铛、手鼓和法螺,开始诵念一种古老的超度经文。他的声音低沉而悠长,在江水的潺潺声中传播开来。我望着滚滚江水,内心涌起一种难以言喻的宁静。

不知过了多久,诵经声停止了。我转头看向楚巴,发现他正在更换衣服。华丽的法衣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套简单的工作服:防水的长袍、手套和袖套,还戴上了一个看起来有些年头的面罩,头上的蓝巾也换成了一块普通的布。

不知何时,江边已经聚集了大群的鱼。它们似乎感知到即将到来的"盛宴",在水中来回游动,时而跃出水面,仿佛在迫不及待地等待着什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楚巴缓步走向遗体,小心翼翼地解开外层的布料,然后轻轻地将遗体移到了石板上。

接着,楚巴熟练地解开缠绕在遗体上的绳子,随手将它们放在一旁。遗体被平放在石板上,头部正好朝向我这边。

通常,藏族人在进行水葬时会用一块白布覆盖逝者的面容,但这次却没有这样做。

于是,一张美丽、安详的面庞清晰地呈现在我眼前——尽管病痛的折磨让她面容消瘦,却无法掩盖她与生俱来的美丽与魅力。

她乌黑的长发如瀑布般垂落,衬托出愈发苍白的脸庞。闭合的双眼安详无比,长长的睫毛微微颤动,仿佛只是陷入了沉睡。细长的眉毛如远山般轻轻勾勒,挺直的鼻梁下是微微泛白的嘴唇,精致的下巴透露出几分倔强。整个面容宛如一幅精美的画作,静谧而动人。

只是,那泛着淡淡青色的肌肤已经失去了生命的光泽,无声地诉说着死亡的冰冷与凄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