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喜剧风是一种比较特殊的创作风格,其喜剧感并没有传统喜剧那样浓厚,表达较为含蓄,具有更接地气、更生活化的特征。在较为严肃端正的正剧中使用轻喜剧风,能够营造轻松幽默的氛围,以更温和的方式实现借古喻今的价值传达。近年来,轻喜剧风在古装剧市场上越发流行,《苍兰诀》《与凤行》《卿卿日常》《田耕记》等作品广受观众喜爱的同时,部分剧集也因过度使用轻喜剧元素、加入网络热梗引发了争议。在轻喜剧风为古装剧创作带来新机遇的当下,如何使其更好地助力古装剧迎来新高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轻喜剧风正流行

轻喜剧风格在古装剧中的使用经历了阶段性的发展过程。在2020年之前,大部分播放量和口碑较高、相对出圈的古装剧大部分走的都是严肃正剧风。如《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天盛长歌》《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鹤唳华亭》《琉璃》等。这些剧作也不乏幽默诙谐的桥段,但都是基于角色性格剧情本身需要的自然设计,并非制作方在风格上的刻意安排。如被广大观众誉为“电子榨菜”的《知否》,就诞生了许多出圈搞笑名场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2020年之后,轻喜剧风格开始成为古装剧青睐的对象,越来越多的大制作都在向轻喜剧风靠拢,在剧中广泛运用轻喜剧元素,在剧外以轻喜剧风为标签开展宣发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根据九鹭非香小说改编的作品《苍兰诀》《护心》《与凤行》,以及《卿卿日常》《田耕记》都是明显的轻喜剧风格。而《星汉灿烂》《莲花楼》等正剧风作品,也都具有明显的轻喜剧色彩。比较受关注的待播剧《颜心记》《四方馆》《大奉打更人》也都是轻喜剧风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轻喜剧风格在当前的古装剧市场上占比不断提升,从媒介发展来看,这一趋势主要受到近年来短剧、短视频快速广泛传播且收效显著的影响。剧中人物搞笑的表情和对话内容增加,带有轻喜剧色彩的内容在短视频二创的加持下,容易形成出圈爆梗,带动剧集的关注度。

从用户需求来看,轻喜剧可以让观众从高压忙碌的现实生活中解脱出来,得到身心的放松。古装剧因为时代背景设定的因素,与观众所处的现实世界有一定的距离感。但在剧中运用网络热梗,可以更迅速地抓住观众的眼球,与观众产生现实的共鸣,让古装剧更具生活气息。例如《与凤行》开头碧苍王沈璃流落凡间成为一只“碎嘴子鸡”,遇见上古神游历人间的化身病秧子行云,二者啼笑皆非、诙谐治愈的日常生活,便深受观众喜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人物塑造上,轻喜剧风格非常适合体现人设的反差感。如《苍兰诀》中冷酷霸道的战力天花板东方青苍,在与温顺可爱的小兰花相处时,常常无可奈何、忍俊不禁。东方青苍这一人物的多面性,就在轻喜剧风制造的反差中生动形象地体现了出来。天界水云间温润如玉的战神长珩仙君,下凡时却变成了搞笑公子哥萧润,萧润的恣意潇洒作为长珩仙君的另一面,将长珩长期被压抑的内心表现出来,以一体两面的存在形式让长珩这一角色更加立体丰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外,在一些缺点明显的角色身上添加喜剧色彩,可以大大增加观众对角色的宽容度。如《星汉灿烂》中的程老太太争强好胜、好贪小利、欺软怕硬,但喜剧刻画让她有一种独特的市井气,观众在看到程老太太的相关戏份时格外放松,部分观众也表达了对这一人物的喜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轻喜剧风的争议

轻喜剧风在古装剧的流行有其利便有其弊。去年,轻喜剧《护心》作为一部“宝宝”仙侠颇受观众喜爱。大大咧咧、古灵精怪的女主雁回与轻喜剧风格也非常适配。但编剧为剧中的通信工具起名“爱凤”“花为”,谐音“iPhone”“华为”来达到所谓“轻喜剧”效果的设计,遭到了网友的不少吐槽,在一部古装仙侠中刻意谐音“iPhone”“华为”这类现代通信工具,让观众角色非常出戏,很不自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近期《庆余年2》的播出,引发了大众对轻喜风在古装中运用问题的讨论。而随着剧情的深入,这一争议便迎刃而解,剧集淡化了轻喜剧风格,回归传统古装剧的正剧表现方式,让剧作的人物和立意立得稳当,达到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尤其是第九集之后,剧集展现出深刻思考,表现激烈冲突的朝堂权谋部分。勤恳务实却长期沉沦下僚的邓子越道出“世间多不公,以血引雷霆”的剖心之句,铁面无私、碎首死谏的御史赖名成终被杖杀于廷,给范闲带来了极大的心灵震颤。

上述作品轻喜剧风格的实践引发的讨论,让我们不禁思考——轻喜剧风如何更好地服务于古装剧的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古装剧如何善用轻喜剧风?

在当今的古装剧市场中,轻喜剧风可用,但不可滥用。轻喜剧风不能成为古装剧盲目追求的主流,不同类型的古装剧不能为了快速吸引眼球,忽略自身实际,一味地往轻喜剧方向靠拢。

古装剧与现代生活毕竟还有存在一定的距离,创作需要贴合时代背景,将现代梗随意地移花接木到古装剧,不仅会减损古装剧自带的古风古韵,使其丧失古典美,还会造成古装剧独特思想表达的削弱。对于一些需要通过古装题材表达封建社会弊端,彰显为民请命、护佑苍生等深刻思想,反映时代特征和历史风尚的古装剧而言,更需要注重作品的严肃表达,表现出历史的沉重感和作品的深刻性。

剧集制作方要结合作品题材、作品定位和角色性格,精准地把控剧作中轻喜剧元素的摄入量,在正剧风和轻喜剧风之间做出合适的选择,才能让作品在轻松自然的同时又不失谨严法度。比如《知否》中的喜剧担当王大娘子“我父亲配享太庙!”“你们盛家可真是一朝龙在天,凡土脚下泥啊!”等幽默诙谐的金句,既符合王大娘子正妻贵女的身份,又贴合宋代的历史背景,没有乱入现代元素,形成浑然天成的喜剧效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于主打生活流叙事,自带穿越、系统等元素的作品,则可以适当提高轻喜剧的含量。如《卿卿日常》中男女主之间的“斗嘴”是该剧的看点之一,轻喜剧风更能挖掘出主角日常相处过程中的生活趣味性。

被称为“古代版QQ农场”的种田剧《田耕记》,女主连蔓儿因为参加一款古代种田游戏的测试而进入一个古代农村家庭中,该剧轻喜剧元素的使用,便于观众带入剧中的田园牧歌风生活。《传闻中的陈芊芊》则是编剧陈小千意外进入自己的剧本而引发的一系列故事,该剧以甜宠叙事为主,轻喜剧更能表现男女主爱情的甜蜜。并且,《田耕记》和《传闻中的陈芊芊》中的女主角均是现代人,所以一些比较现代的轻喜剧元素在剧中的使用并不会显得突兀,反而在古今碰撞中收获更加幽默有趣的化学反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值得注意的是,即使剧作有穿越、系统等元素,轻喜剧风格的使用也要符合人物和剧情的设定。如《庆余年》中范闲作为一个穿越者,偶尔爆出几句现代梗符合人物设定,对剧集氛围也可以起到适当调节的作用。‍

上述过往作品提醒着创作者,在轻喜剧风与古装剧集不断融合发展的过程中,要花更多的心思去揣摩古装作品的历史背景、蕴含主题、角色性格,呈现出古装作品的特色,而不是在一味追求轻松解压、热梗出圈的轻喜剧风潮中迷失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