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党政机关带头过紧日子的当下,公务接待账本像一面镜子,照出了基层工作的侧面,也照出了基层干部的苦涩。近期在部分区县采访时,不少基层干部向记者倒起公务接待的“苦水”。

基层迎检知多少?

西部某县机关后勤服务中心负责全县重大公务活动的接待工作。2023年的公务接待台账显示,当年公务接待总量为270余次,公务接待总费用82万余元。从公务活动的内容来看,迎接上级检查、调研两类活动的数量排名前列。

公务活动内容包含检查、督查、考核、指导、评估等迎接上级检查关键词的共98次,占公务接待总量的35%左右;公务活动内容包含“调研、考察”的共有89次,占公务接待总量的32%左右。

记者在接待台账上看到,98次迎接上级检查类公务活动基本覆盖扫黄打非、产业发展、粮食安全、食品安全、防汛减灾、耕地保护、环境保护、乡村振兴、保密检查、信访维稳、营商环境建设、禁毒、金融风险防控、森林防火、抗旱保水等30余项具体工作。

该县一位负责人说:“有的工作,上级部门一年要来督查好几次,每次都是来一堆人,县、乡的相关部门负责人都得陪同接待。”

西南地区某镇邻近高速公路出口,又是当地工业最为发达的地区,属于当地“明星乡镇”。每逢重要乡村振兴工作抽查、招商引资工作调研、工业园区建设调研,该镇都是当地的首选乡镇。

该镇2022年公务接待支出20余万元,共接待540余批次,超过3300人次。该镇公务接待总量中,来自县直部门的占60%左右,县内外其他乡镇来考察、学习的占20%左右,省直部门来检查督促工作占20%左右。

为了应对繁重的公务接待任务,该镇几乎把所有公务接待都安排在镇政府食堂。该镇有关负责人说:“部分接受公务接待的人员会按照每人每餐30元至40元主动交纳餐费,我们就直接把这笔钱入食堂的账,用于食堂运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接待费用知多少?

西南地区某县政府直属部门2023年国内公务接待超过300批次,3600余人次,公务接待总费用30万元左右。如果一年按照250个工作日来计算,该局作为全县最重要的县直部门之一,平均每个工作日需接待1次以上,平均每次的接待费用超过1000元。

“为了落实严格过紧日子的规定,厉行节约、节省开支,2023年度本部门的‘三公’经费约为40万元,比上年减少不到1万元,降低2%,其中公务接待费较上年减少1万余元,降低4%。”该部门有关负责人说。

与县直部门的“三公”经费相对宽裕相比,部分乡镇的公务接待经费就显得特别紧张。记者在西部某县的一个镇采访时了解到,该镇2023年度“三公”经费财政拨款支出预算数为22.43万元,支出决算为10.25万元,完成预算的45.7%,其中公务接待费预算数为9.5万元,支出决算为0.06万元,完成预算数的0.63%。该县有关部门负责人说,决算数小于预算数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本年度财政资金紧,未能完全报销“三公”经费。

相邻的另一个镇“三公”经费决算表显示,该镇2021年、2022年的公务接待经费决算数均为0元。“实际上每年的公务接待费用都有一些,但镇政府的财政拿不出钱来报账,无法及时按年度报账,所以体现在报表上,接待费降到了0元。”该镇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接待苦衷知多少?

一本公务接待台账,包含着部分基层工作人员满肚子的“苦水”。

苦衷一:接待不周的焦虑。对于基层乡镇而言,公务接待的对象大多是握有评价权力的机关单位,基层工作人员既怕工作不到位面临批评,又怕接待不周引发不客观的评价。

“到了饭点,就必须吃饭;没到饭点,也得想方设法留对方吃饭。对方愿意给面子来吃饭就是好事,工作上出了差错还可以在吃饭时细致沟通,不求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只求一个客观评价。”一位乡镇党委书记说。

“上级部门下来调研,有的带着项目和资金,如果接待不周,能争取到的项目,就可能给了别人。”一位县直机关负责人说,“万一出了这种问题,我没法向县里交代。”

苦衷二:接待费用的尴尬。根据党政机关出差管理相关要求,工作人员在基层出差时,接受基层公务接待的,应当主动向接待方交纳餐费。

记者走访多个区县了解到,列入基层公务接待台账的公务接待中,主动向接待单位交纳餐费的出差人员比例不大,而且出差人员的派出单位层级越低,交纳的比例越低。

“客人来了要热情招待,他们即便主动给餐费,我们也要推辞一两次,看到对方实在坚持才收下;那些不主动给的,我们绝不会去提醒人家要交费,面子上根本抹不开。”一位县级接待部门负责人说。

苦衷三:接待标准的无奈。《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要求,县级以上地方党委、政府应当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市场价格等实际情况,按照当地会议用餐标准制定本级国内公务接待工作餐开支标准。

记者在多地了解到,不少省份都根据差旅费报销标准确定会议用餐标准,即早餐30元,午餐和晚餐各40元。不少市县的会议用餐标准也参照此标准制定。

“随着物价上涨,每餐人均40元的标准,很难安排出一桌像样的接待餐,于是县里冒着风险制定了高于会议用餐的公务接待标准。”一位县政府接待办负责人说。

苦衷四:接待次数的茫然。不少省份都制定公务接待规定,要求确因工作需要,接待单位可以安排工作餐一次。然而,在基层,这个原则上安排一次工作餐的规定,难以落实。

记者在西南某县一个县直部门2023年的公务接待台账上看到,该部门50%的公务接待都超过2餐。以所在省的某机构来该县进行一项工作测评为例,客人一行4人,县里派出3人陪餐,共接待了3餐,总花费1899元。“严格说来,这也是不合规,可又能怎么办呢?”一位负责公务接待的相关人员说。

(半月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