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江西频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鹰潭供电段景德镇电力工区工长范明华在皖赣线K408+140-200区间21# 电杆处安装照明灯。姜靓摄

“报告!皖赣线K408+140处线路右侧路基下沉,危及行车安全,申请封锁线路!”

6月25日7时33分,天色如墨,大雨倾盆。中国铁路南昌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铁”)鹰潭工务段副工长张洪,正在景德镇站至景德镇南站区间防洪巡查,突然发现前方不远处线路路基有下沉迹象。

他一边迅速打电话向上级汇报,一边踩着泥泞在现场仔细勘测,为正火速赶往现场处置的人员提供准确资料。

近期,长江中下游地区强降雨集中,南铁管内皖赣、沪昆、合福等多条铁路线路降雨量频繁超出警戒线。

因沿线铁路大多蜿蜒于崇山峻岭之中,地质结构复杂,持续的降雨让线路两边山体的含水量接近饱和,极易造成山体落石、地面塌陷等情况,给铁路运输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挑战。

南铁严格落实“防避抢”工作要求,闻“汛”而动,迅速处置,日夜守护着“钢铁大动脉”安全畅通。

当日9时许,暴雨依旧倾盆……与副工长张洪一样在雨中忙碌的,还有鹰潭供电段景德镇供电车间电力工长范明华。

接到抢险命令后,范明华和工友们第一时间抵达现场,冒雨检查了电力设备状况后,下午又组织人员安装抢修照明设备。

今年57岁的范明华,身穿雨衣裤,头戴安全帽,踩着脚扣,爬上电杆安装照明灯,豆大的雨点不住地拍打在脸上,雨衣内外也全部湿透,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奋战,他和工友们终于完成了照明设备的安装工作,为夜间水害抢修提供了安全保障。

连日来,这样暴雨中抢修的场景并不少见。

6月24日7时许,景德镇站雨量超标,洪水没过钢轨道床,部分信号设备箱盒也浸泡在水中。南昌电务段景德镇信号车间副主任甘飞平刚结束夜间施工作业,来不及休息片刻,又投入到紧张的抢险工作中。

暴风骤雨中,抢险争分夺秒。当日11时30分,线路上洪水基本退去,但雨势依旧很大,无法对设备进行开箱检查处理。

甘飞平一边安排人员持续监测设备数据,一边迅速联系调配相应的信号设备备品,随时做好上道准备。

17时30分,雨势渐小,甘飞平立即带领车间技术人员分成几组,不顾地面的泥水,躬身跪在信号箱盒边,用手中的棉布、鼓风机清理吹干箱内积水,同时对室内测试发现的不良电机、电缆等设备进行更换处理,直到22时30分才结束作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南昌高铁基础设施段职工康国新和工友运用轨道作业车巡视高铁设备情况。汪志强摄

“前方有危树,大家抓紧下车处理。”一列橙黄色的轨道作业车,正行驶在合福高铁婺源至黄山北区间,南昌高铁基础设施段桥梁工康国新站在驾驶室内,手拿一张防洪重点地段图,目不转睛地盯着前方,发现前方有入侵线路的危树,他立即喊停轨道车,与工友下车冒雨处理。

康国新介绍,合福高铁沿线山高林密,隧道占比大,他和工友们已经连续六天坚守在岗位,采用徒步行走和轨道车巡检的方式,对管内婺源至黄山北间全程72.7公里内所有的隧道口排水设施进行检查,确保高铁线路设备安全。

据悉,自6月以来,南铁累计发布天气预警13次,启动和调整应急响应16次,组织干部职工防洪巡查6000余人次,为铁路安全平稳运行保驾护航。(秦海峰、王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