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三年获潼南区学生排球基本功比赛第一名;

2024年获潼南区学生排球锦标赛小学男子组第二名;

2024年获重庆市小学生锦标赛暨市运会青少年丙组预赛男子组第三名;

今年,潼南区新林小学排球队,迎来了建校(创建于1928年)以来最好的体育赛事成绩。小队员们在赛场上节节胜利,势如破竹,“打破校历史纪录”这七个字,光荣地印刻在他们的人生轨迹上。

今年“六一”儿童节,老校长杜波激动地向孩子们表达了他的心情,并问孩子们想要什么奖励,台下的孩子们纷纷举起小手,异口同声地说:“想要新的排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爱心排球

好!这份心愿,重庆晚报《愿望》栏目组帮孩子们达成。

“不齐”排球队名不见经传

在重庆,中小学排球哪家强?在潼南区。怎么说?常年争夺全市前三的队伍里,每一届都有潼南代表队。

今年,重庆市小学生锦标赛暨市运会青少年丙组预赛赛场上,迎来了一匹“黑马”。这支名不见经传的队伍,头次上“战场”,便为潼南代表队争得了荣誉,被称作赛场上的“不齐”排球队。

这支队伍身高不齐、体型不齐、年纪不齐,个子矮点的刚到一米四,个子高点的一米七出头。别的队伍都是齐刷刷的六年级孩子打主力,他们却为四至六年级的孩子都制造上场机会。

“体型不占优势,看上去有点悬。”头次见到这支队伍的部分观众,悄悄这样说。可场场比赛打下来,这支“不齐”排球队还真一鸣惊人,拿下了预赛小学男子组第三名。

1号刘正豪是队里的“大脑”,传球稳,可攻可守;3号张俊阳瘦是瘦有肌肉,跑得快,力气大;5号钟星晨是大嗓门,每一记好球落地,那声“呜喂”能激起满满士气;15号奚炜杰个子矮,弹跳好,扣球猛……

他们是谁?正是潼南区新林小学排球队队员。

学校的“特权”只有他们有

你可能会好奇,这些“排球小将”从哪来?训练环境如何?为一探究竟,近日,重庆晚报记者驱车前往潼南区桂林街道八角村寻找答案。

该校位于中国第二大运河潼南运河的源头处,周边既有连绵青山,又有绿色蔬菜基地。加上教职工及幼儿园的小朋友,全校400余人,85%以上学生是留守儿童。

“球队力量不齐、身高不齐、年龄不齐,那是没办法。满学校就这么点好苗子,没得选!”老校长杜波说,为了让山沟沟里飞出“金凤凰”,“排球小将”还在学校里享受到了“特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烈日下的训练

一是优先吃午饭。并非区别对待,而是想大家早些吃饭,早些抽午休时间来训练;二是拥有领排球回家的名额。打破了、练破了都不要紧,可以拿到学校来换好的;三是每人可领一对护膝,还有那套写有“潼南”和自己姓名的球服。

当然,享受了“特权”,那就要付之努力。每天清晨,他们都要比同龄的孩子早1小时到校训练。放学后,对着自家墙壁练球,家长们都看在眼里。风吹雨打都不怕,队长一个眼神,大家就操练起来。

“那他们算是学校里的小‘明星’?”

“那可不嘛!你看,低年级的孩子在窗户上看他们,那眼神多迫切!”

重庆晚报记者顺着杜波指的方向望去,还真看到不少孩子犹如追星一般,隔着窗户,向球场上正在训练的队员们,投来崇拜的目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排球小将”和老田

田教练的爱藏在心里38年

2024年,该校排球成绩突破历史最高纪录。这一年,该校老排球教练田祖兵,也迎来最后一年教师生涯。

用老田的话来说:“60岁,工龄38年,圆满退休。”

圆,指的是圆了一辈子体育老师梦。他并非体育专业出身,村民口中的“工人老师”,指的就是他;而满,指的是退休这一年收获满满。通过他和孩子们的齐心协力,潼南区新林小学排球队登上了重庆市小学生锦标赛、市运会的历史名单。

老田有他独特的教学方式。学手法,在网上搜索“排球基本功”看视频;学理论,去书店买专业书籍一字一句背;学经验,国内外知名的大型排球赛事他都看。垫球、传球、扣球等,队员们练什么,他就练什么。孩子们练出来的排球基本功,就是老田掌握的排球基本功。

“跟着练,陪着练,身体吃得消吗?”

“还好年轻时候投标枪、田径样样都可以。”

并没有华丽语言的老田,却写了一篇感性的心得体会念给孩子们听。他这样写道:

“取得成绩绝不是偶然。教练付出多少,队员就收获多少。球队想要成绩,管理和训练缺一不可,再排除繁杂的负面因素,才能让队员和球队越来越好。”

“比赛,才是检验训练的唯一标准。正确的叫技术,错误的叫动作。”

竞技体育没有哄出来的成绩,选择这条路,就得承受这份苦。”

老田其实最想告诉孩子们:“不要让青春的你,浪费青春的时间。今天的付出和汗水,一定会对未来的你有所帮助、有所成长。”

关于梦的延续 让我们来助力

说到老田退休这事,老校长想了想说:“老田的接班教练也有了人选,老田要是愿意再带带孩子们,说不定还能再向全市第一名努力努力。”而队里的孩子们却红着眼睛围住老田说,“田教练,你可不可以不要走。”

重庆晚报记者了解到,该校目前正在争取打造排球特色小学。而本学期就毕业的“排球小将”,有望被潼南当地的中学以体育特长生的方式录取。排球队长毕业,新的排球队长也会跟上来。三年级、四年级的储备队员,也会逐渐走上主力位置……运河旁的排球梦,依然会延续。

为了圆梦该校的心愿,重庆晚报《愿望》栏目组联系上了爱心企业重庆市磁器口陈麻花食品有限公司,该公司总经理、“磁器口陈麻花传统制作技艺”第五代传承人杨学武听闻了“排球小将”的故事,欣然答应为该校送上一大批新的排球、足球、排球架以及乒乓球台。

目前,爱心体育用品已运送到了校园。

“就像这所学校的办学理念一样,‘让孩子的一生成为一个励志的故事’。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鼓励孩子们自强不息。”杨学武说,希望更多企业能携起手来,为需要帮扶的村小插上梦的翅膀。

今年我们点亮30个愿望

《愿望》栏目以扶危济困和传递社会正能量为宗旨,联动爱心企业、圆梦使者等多方力量,帮助梦想诉求人圆梦。该栏目于2017年起开设,至今已帮助四百多人实现愿望。在第二十二届重庆新闻奖中评为“报纸新闻名专栏”,并获得2018年度中国晚报新闻奖优秀专栏奖。今年,《愿望》栏目计划帮助30位许下心愿的市民,让他们梦想成真!

栏目联系方式:1.热线63900090; 2.扫描二维码。

重庆晚报-厢遇记者 李琅实习生 雍晓雨 蒋达弘 金楚秋 摄影报道

编辑:蒋丽霞

校审:周圆

总值班:严一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