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对大多数中国人来说,从来都是让人忌讳和恐惧的话题。

但总要有人在需要的时候,送亡者最后一程。

这类人,被称为“接尸人”。而王亮,就是其中的一员。

从事这个职业的两年间,他就亲手接送了大约2000具遗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见过各种各样的可怖遗体——支离破碎的、全身腐烂的等等。

但有一种尸体,即使他每天都带着护身符上班,还是最怕遇见……

既然也会害怕,那么他又是如何走上“接尸”这条路的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阴差阳错的人生

在成为“接尸人”之前,王亮曾是一名军人。

后来,他当过工人,做过普通司机,换过许多份工作,却从没想过自己会从事和“死亡”有关的职业。

而在更早之前,他甚至曾叛逆到差点毁了自己的人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83年,王亮生在吉林省公主岭的一个小山村里。

他从小父母离异,被养在爷爷奶奶身边,对于这个唯一的孙子,爷爷奶奶把他捧在手心里疼着。

可也正是爷爷奶奶的这份“溺爱”,让王亮成为了一个疏于管束的“刺儿头”。

不爱学习,爱打架,在学校,他是个让老师头疼不已的存在。

年少的他并没想过自己漫长的人生之路该走向何方,直到爷爷去世。

看着年迈无依的奶奶,他瞬间明白了自己身上的担子,可那时为时已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么多年落下太多功课,想要考上大学几乎无望了。

这时,老师给他指了条路——参军。

三年的军营生活,让他成长为了一名有责任、有担当的男子汉。

退伍转业后,王亮进入了钢铁厂,成为了一名工人。

但仅仅两年后,钢铁厂改革,他就被迫下岗了。之后,他又换了好几份工作,但做得都不长久。

他渴望有一份稳定的工作,过上安稳的人生。没想到机会很快来了,但他的人生,也随之变得不同寻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一次,他看到民政局在招聘一名专职司机,他想着自己在部队开过车,应该能胜任这份工作。

如果能应聘上,那可就算是捧上了“铁饭碗”。

当他去报名,发现很少人报名这个岗位的时候,就更高兴了。

果然,他很顺利地成功应聘上了这个职位,但他却怎么也笑不出来了。

因为他这才知道,这个“专职司机”竟然是负责运送尸体的“灵车”司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怎么办?到底要不要放弃这个“铁饭碗”?

在一番激烈的心理挣扎后,他还是说服自己,接受了这份工作。

就这样,他阴差阳错地成为了一名“接尸人”。

然而,第一天工作,他就遇到了“大麻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灵车”上的“乘客”

接送尸体一般都是在晚上,王亮第一次值夜班时,心里一直七上八下。

他攥着兜里的护身符,一直在心里默默祈祷着“不要出事,不要出事……”

但怕什么来什么,凌晨三点,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划破了黑夜的宁静,让王亮心头一惊。

他知道,他该干活了。这也意味着,有人逝去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出事的是4个起早贪黑,拼车去进货的小商贩,由于司机疲劳驾驶,在高速上发生了严重的车祸。

面包车从司机后座直接被撕裂,除了前排的司机夫妻俩幸免于难,后排的4人全部当场死亡,车祸现场一地血红,支离破碎的人体残肢四处散落。

那惨烈的场面和空气中弥漫不散的血腥味,让王亮终生难忘。

那天,王亮一到现场忍不住转过身去干呕起来,但更让他心惊胆战的事情还在后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原来,作为“灵车司机”,他们不仅仅是开开车这么简单,还得负责帮忙把尸体搬上车!

还好,因为是第一天上班,有前辈陪同,王亮最终顺利把尸体送回了殡仪馆。

没过多久,王亮就开始独自一人值夜班了。

每次,他都要把殡仪馆里里外外的灯都打开,把护身符带在身上。

电话铃声响起时,他就得一个人去“接尸”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时候,家属会跟着一起上车,送亡者到殡仪馆。

但有时候,家属则不会自己另外开一辆车,这时候,就只剩王亮和遗体单独待在车上了。

他刚独自值班不久后,接到的一具凶杀案遗体就是如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具遗体浑身刀伤,令人触目惊心。刚工作不久的王亮本就心里犯怵,可前辈交代过,开车时要经常看看遗体的情况,就怕颠簸中不小心后备箱打开了,遗体会掉下去。

这不看不要紧,一看,好家伙,说好开车跟在后面的家属也不见了踪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王亮能看到的只有黑漆漆的夜和躺在身后血肉模糊的遗体,这下,他的心里更加发毛了,不由得攥紧了护身符。

直到看见殡仪馆门口的灯光和门卫大爷,王亮才松了口气。

还有一次,王亮从医院接了位病逝的老大爷,没想到车走到半路,老大爷突然从后备箱坐了起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可把王亮吓得够呛,脑子瞬间嗡嗡响,冷汗直冒。

“难道诈尸了?”他心想。

好在当过军人的他尚存一丝理智,回想起前辈教过他的可能遇到的各种突发状况,只好硬着头皮上前查看。

好在并没有什么诡异的事情发生,老大爷是缓过气来,死而复生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工作两年,王亮接送了近2000具各种死因、死状各异的遗体,有跳楼摔得脑浆迸裂的;有病故只剩皮包骨的;有溺亡被泡得面目全非的……

随着工作经验越来越丰富,王亮接送这些遗体也愈发熟练。

车里没有家属时,他就跟遗体说说话,诸如“如果有来生,要珍惜生命,好好活着”之类的,以此来缓解心理的紧张。

但有一种遗体,他至今都最怕遇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便是孩子的遗体。

他曾接过一个13岁的男孩,父母把孩子遗体小心翼翼地抱到后备箱放好,又把他的书包、衣服、鞋子、玩具整齐地摆放在遗体旁边。

孩子的妈妈又摸了摸孩子安详的小脸,才依依不舍地红着眼下了车。

因为有“白发人不送黑发人”的规矩,所以王亮得独自带着孩子遗体离开。

但在王亮关上车门,启动车子的那一刻,孩子父母突然撕心裂肺地大哭起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孩子妈妈哭着追上来,拍打着车子后备箱的门,王亮只好减缓车速,最后停了下来。

见此情形,王亮也忍不住落了泪。最后,直到孩子父母哭到无力地瘫倒在地,他才带着孩子遗体回了殡仪馆。

王亮也有一个几岁的儿子,对于那对父母痛失孩子的心情,他是能感同身受的。

而这,也是他害怕接孩子遗体的原因。

做这份工作多年,除了遗体,王亮也见过各式各样的家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的家属伤心欲绝,说不出半个字,有的家属会不停跟他讲逝者生前的故事,但也有的家属会在殡仪车上有说有笑。

看多了这世间百态,他自己也因为这份职业尝遍了人情冷暖。

他从不出席亲朋聚会,也不参加朋友的婚礼,更不会去产房,因为怕别人对他有忌讳。

但人们对他的嫌弃却并未因此减少,不管走到哪里,他都会遭到别人避之不及的目光。

那么,到底是什么让他至今仍坚持着做一个只能穿梭在黑夜里的“接尸人”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异样目光下的坚守

有一次,王亮的车子出了点问题,开到汽修店去修车,没想到车子刚开到门口,老板一看到车上的“殡仪”二字,马上说:“你这车修不了,快走快走!”

王亮也能理解老板,所以并不多言,心平气和地走了。

其实不只是陌生人和朋友对王亮的工作不理解、不接受,就连家里的许多亲戚也对王亮避而远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家族里的聚会一般没人会叫王亮参加,王亮也从不会主动参加。

好在王亮是个非常乐观的人,也已经习惯了大家对他的异样眼光,并不怎么放在心上。

并且幸运的是,王亮有一个理解支持他的漂亮妻子,还有一个可爱懂事的儿子,一家人的生活非常幸福美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也正是因为做了这份工作,王亮变得更加热爱生命和生活,更加珍惜自己的家人。

也许正是因为有了妻子的支持和理解,还有亡者家属对他的一声声感谢,让他在这份特殊的工作中坚持了下来,也找到了自己的价值吧。

他说,“能够接送他们也是一种缘分,我是在给自己积德。”

如今,王亮还会在出车时开直播,但大多数时候,他都把手机放在裤兜里,观看他直播的粉丝们只能在一片漆黑中听到王亮沉稳的声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尽管如此,王亮还是收获了一批“兜粉”,王亮也可以不只是自言自语地跟遗体说话了,而是有更多人陪着他,跟他聊天。

这也让更多人们接触和了解到了这份职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实,每份职业都有它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工作不分高低贵贱,都应该得到尊重。

笔者认为,特别是像王亮这样,遭受着世俗的嫌弃苛责,却依然保持善良,坚持做着大多数人不愿做的事情的人,更加值得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