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信息化时代,网络谣言的传播速度之快、影响之广,已成为社会治理的一大挑战。特别是在自然灾害频发之际,网络谣言更是如虎添翼,严重扰乱社会秩序,影响人心稳定。近期,广西桂林发生的涉洪涝灾害网络谣言事件,再次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将深入探讨这一事件的来龙去脉,分析其原因、影响及各方观点,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受持续强降雨影响,广西桂林市多地遭受了严重的洪涝灾害。洪水肆虐,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严重威胁。面对这一严峻形势,桂林市人民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全力以赴抗击自然灾害。然而,就在全市上下共同抗击洪涝灾害的关键时刻,一些不法分子却利用网络平台,散播涉洪涝灾害的虚假信息,制造恐慌情绪,严重扰乱了社会公共秩序。

案例一:新田水库“塌方”谣言

2024年6月19日下午,一名网友在短视频平台发布了一条消息,声称“接到上级电话,平乐县新田水库塌了”。该消息迅速在网络上传播开来,引起了广大网友的恐慌和关注。然而,经桂林网警核实,新田水库完好无损,不存在倒塌的情况。该消息实为平乐县阳安乡网民欧某某为博眼球、吸引流量而故意编造的虚假信息。目前,欧某某已被平乐县公安局依法予以行政处罚。

案例二:灵川县九屋“泥石流”谣言

同一天,另一名网友在短视频平台发布了一条消息,称灵川县九屋发生了严重泥石流。该消息同样引起了广泛关注。然而,经桂林网信办核实,网传视频实际上是2021年7月3日发生在日本热海市伊豆山山体的大规模泥石流视频。该网友为了博取关注、吸引流量,将他人视频移花接木到桂林地区,严重误导了公众。目前,公安机关已对发帖人秦某某进行批评教育并依法予以行政处罚。

案例三:荔浦市“洪水接孩子”谣言

2024年6月20日,一名网友在短视频平台发布了一段视频,显示多人骑电动单车泡在及腰深的水里,并配文称“现在我们广西接孩子,容易得嘞”。该视频迅速引发了网友的关注和热议。然而,经桂林网警核实,该视频内容为国外洪水视频,与广西实际情况不符。荔浦市网民王某某为博眼球而自行配文故意编造的虚假信息。目前,王某某已主动删除视频并进行了辟谣澄清。荔浦市公安局依法对王某某予以行政处罚。

案例四:恭城古城村“洪水淹桥”谣言

2024年6月14日,一名网友在短视频平台发布了一段多辆汽车被洪水冲走的视频,并配文称“恭城古城村桥被洪水淹没,车辆被推走”。该视频同样引起了广泛关注。然而,经桂林网警核实,相关视频发生地不在恭城,系移花接木的谣言信息。恭城县公安局随即对发帖人冯某进行了依法传唤。冯某承认自己是在微信群看到一段车辆被冲走的视频,为博取流量,未经核实就转发到抖音账号上。目前,冯某因发布虚假信息被恭城县局处以行政处罚。

在这些谣言传播的过程中,不少目击者纷纷站出来澄清事实。他们表示,在灾害面前,人们都在全力以赴地救援和自救,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制造和传播谣言。同时,他们也呼吁广大网友不要轻信谣言,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恐慌和损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事件曝光后,网友们的评论也呈现出两极分化的态势。一部分网友表示支持公安机关的严厉打击行为,认为网络谣言危害极大,必须予以严惩;另一部分网友则对涉事网友表示同情和理解,认为他们可能只是出于无知或好奇心而传播了谣言。不过,大多数网友都表示要提高警惕,不传谣不信谣。

对于这一事件,媒体也给予了高度关注。多家主流媒体纷纷发表评论文章,呼吁广大网友要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德,不制造、不传播谣言;同时也呼吁网络平台要加强监管和自律,共同维护网络空间的清朗和健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针对这一事件,一些专家学者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们认为,网络谣言的传播与治理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需要政府、媒体、公众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政府应加强对网络谣言的打击力度,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媒体应发挥舆论引导作用,及时辟谣澄清;公众应提高媒介素养和辨别能力。

从法律角度来看,散播涉洪涝灾害网络谣言的行为已经构成了违法行为。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对于散播谣言、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将依法予以处罚。律师提醒广大网民要遵守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德心,不要为了个人私利而散播谣言。

我认为,网络谣言的传播不仅损害了社会的公信力,也给抗洪救灾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扰。作为一名普通网民我们应该保持理性思考和判断能力不轻信、不传播未经证实的信息。同时我们也要积极支持和配合政府部门的抗洪救灾工作为灾区人民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和支持。在互联网时代我们更要注重信息的真实性和可信度共同营造一个清朗的网络空间。

#深度好文计划#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