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过几天,2024年上半年就要结束了。延续2023年的增长惯性,中国电影在上半年可谓开局惊艳:元旦档三天票房15.33亿元,创造了新的元旦档票房纪录;春节档八天票房80.16亿元,票房、观影人次及场次三项关键数据创下中国影史新高;2024年清明档三天票房8.23亿元,刷新中国影史清明档票房纪录……

但进入五月之后,增长势头逐渐放缓。六月的端午档虽然以总场次138.2万场刷新了中国影史端午档总场次数纪录,票房成绩则不尽如人意,尤其档期内没有单片过亿的电影,令人遗憾。

这种态势下,接下来的暑期档成为了各方关注的焦点。毕竟端午档只是小档期,暑期档才是决定全年票房成绩的关键。能否出现爆款电影,点燃今夏影市,大家都在拭目以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去年暑期档的上海电影院

“(今年)全年票房能否达到去年,就看暑期档了。”博纳影业董事长于冬近日在上海电影节接受媒体群访时表示。

每年七八月份,都是电影“热浪滚滚”的时期。时间跨度长,观影人次多,使得每年的暑期档在全年的电影市场中显得举足轻重。去年暑期档,在《孤注一掷》《消失的她》《封神第一部》《长安三万里》等多部爆款影片带动下,档期票房超206亿元,创中国影史同期新高,占据了全年总票房(549.15亿元)的三分之一强。2022年暑期档总票房为91.35亿元,也接近全年票房(300.67亿元)的三分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截至6月25日,2024年暑期档已定档88部新片上映,其中主类型剧情片29部,动画片、喜剧片各9部,爱情片、动作片、青春片各4部,整体上类型和题材供给都较为充足。

更加令人惊喜的是,在第26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开幕论坛:光影之路 焕新启航”上,光线传媒董事长王长田宣布,光线和三体宇宙将联合开发的《三体》电影,已确定由张艺谋导演,目前已经进入前期阶段。王长田表示这部电影除了尊重原著、尊重导演,其他都是敞开的,投资总的原则是没有上限的,需要多少就有多少投资,不希望被捆住手脚,不辜负大家的期待。

在上海国际电影节开幕论坛上,IMAX中国CEO孟丹青表示,“寻求多元化内容是未来行业重要的一部分。并不是说看短期票房,而是怎么能够吸引另外的观众群体。”

对此,新任中国导演协会会长贾樟柯应该深有同感。在上海国际电影节的“电影发行新生态”论坛上,贾樟柯表示,要增加供给,除了在创作端,国产电影需要制作拍摄更多类型、更适合市场的作品;在发行端,也应该扩大国际影片的进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贾樟柯

贾樟柯表示,这两年进口电影在中国市场份额下滑,说明中国电影赢得了观众,可喜可贺。但值得注意的是,去年中国的8万多块银幕放映了509部电影;日本三千多块银幕,放映了一千多部电影,其中一半是国际电影……建议鼓励多渠道进口影片,以丰富市场片源。

论坛结束后,贾樟柯还在自己微博进一步解释说,国际影片不等于好莱坞大片,好莱坞大片目前审美疲劳,但世界范围内还有很多令人激动的影片没有进入中国观众的视野;更多元的影片也有助于恢复观众对电影消费的热情,对拉动国产影片的票房也有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