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全年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6月24日,晋中市委书记常书铭深入综改区晋中开发区、榆次区部分企业、乡村,就冲刺“双过半”、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等工作进行调研。他强调,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山西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中央及省、市部署要求,牢牢把握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这条工作主线,依托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优势,抓主抓重,靶向攻坚,全力抓好重点产业发展、重大项目建设、乡村全面振兴等工作,奋力冲刺“双过半”,为晋中在全省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奋勇争先作出更大贡献。晋中市领导刘伟、张英杰参加调研。

常书铭深入吉利晋中基地,认真听取吉利汽车晋中基地总体发展情况汇报,在新能源商用车有限公司实地考察甲醇重卡生产情况,详细了解车型及产品性能、生产工艺流程、运营优势、续航能力、环保效益和配套服务体系。他指出,当前汽车产品迭代更新速度加快,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要深化认识、提高站位,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作出“必须继续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的重要部署要求,进一步增强“不创新不行,创新慢了也不行”的紧迫感,紧紧抓住发展新质生产力带来的新机遇,主动顺应科技变革和产业发展新趋势,把制造业振兴升级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主攻方向,持续加大自主创新力度,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具有晋中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要发挥优势、锻造长板,依托晋中深耕甲醇燃料和甲醇汽车40多年的潜力积淀,发挥吉利汽车作为全省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链主”企业带动作用,全力打好汽车牌,在产能提升、车型研发、技术攻关、服务保障等方面持续发力,推动新能源和甲醇汽车推广应用取得更大突破。要强化举措、精准发力,抢抓招商引资关键期、项目建设黄金期,围绕甲醇经济“11155”发展目标,打好“政策+市场+服务”“组合拳”,加强与集团总部对接,将更多汽车新车型导入晋中,围绕晋中产业布局安排,招引配套企业和项目就近落地,提高零部件本地配套率,通过产业链招商,提升项目转化率、落地率,为晋中市在山西省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奋勇争先提供有力产业支撑。

榆次区东赵乡后沟村乡村焕新、产业向新、治理革新,和美乡村景色怡人。常书铭认真询问村情概况、基础设施建设、产业规划、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等情况,详细了解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推进情况。他强调,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是一项重大政治任务、重要民生工程。要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作为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的先手棋、重头戏,统筹抓好厕所、垃圾、污水“三大革命”,常态化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彰显田园风光、乡土气息,让乡村干净、整洁、安全。要着力培育乡村特色产业,以项目为支撑,紧抓政策机遇,紧扣民情民意,实实在在谋划推进一批符合政策要求和发展实际的大项目、好项目,通过资源集中高效利用服务推进项目落地,带动村集体经济和村民收入实现“双增收”,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要坚持党建引领,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完善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引导基层党员干部干在先、走在前,把服务作为最好的治理,坚持干部领着干、群众跟着干,以干部群众思想更新、服务创新来推动治理革新,让乡村人气旺起来、产业兴起来,绘就村美业兴民和的乡村新画卷。调研中,就统筹推进防汛与抗旱工作,常书铭强调,要强化风险意识、底线思维,压紧压实各方责任,加强监测预警和值班值守,做好抢险力量和物资准备,提升防灾减灾救灾的基础能力。要紧盯重点时段和薄弱环节排查整治风险隐患,严防旱涝并发、旱涝急转,全力保障人民群众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助编:祁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