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修文县六广镇聚焦粮食安全战略,坚持党建引领,通过党员干部带头先行、发动村民群众积极参与等形式,结合镇村实际,扎实推进撂荒地整治,实现“撂荒地”变“希望田”,助力乡村振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村民正在农田里耕作。

仲夏时节,走进修文县六广镇中松村,草木葱茏,猕猴桃、玉米、黄豆、辣椒等农作物生长茂盛,放眼望去,满眼是绿。在位于中松村松三组后麻窝的粮豆带状复合种植基地里,一行行玉米、大豆长势良好,绿油油的叶片随风摇曳,当地村民正忙着除草,做好田间管护,而在几个月前,这里还是荆棘遍地的荒地。

据了解,这片粮豆带状复合种植基地以前是当地村民外出务工后撂荒的土地,长满密密麻麻的荆棘、杂草。今年3月,中松村村民在村支两委干部的带领下,对撂荒地进行开垦,并与外出务工或长期不在当地居住的村民积极协商,发动种植大户承包撂荒土地,推进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修文县六广镇中松村撂荒地整治前。

“村里面的荒地整治好后,我家承包了110余亩,目前种的是大豆、玉米,大豆8月份收,玉米9月份收,一亩地大概有1200元收入,总的大概有13万元的收入。”修文县六广镇中松村种植大户罗开发向笔者介绍道。

“村里之前的撂荒地有两三百亩,后来由党员带头整治百余亩,也通过村支两委给一些农户做工作,2024年整治撂荒地200亩左右,效果非常好。”修文县六广镇中松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马大孝介绍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修文县六广镇中松村撂荒地复耕后。

据悉,为保障粮食生产安全,确保耕地应种尽种。今年,修文县六广镇发动广大镇村干部开展撂荒土地拉网式排查,并汇总数据针对式开展整治。在治理过程中,六广镇充分发挥党建引领的作用,以党委班子联村、部门包村和干部到村的模式,以党支部示范带动、老百姓自主开荒耕种相结合的方式推动撂荒地整治工作。截至目前,修文县六广镇实现撂荒地复耕复种500余亩。同时,通过在乡村主要路口悬挂横幅、在村民微信群宣传等方式进行引导,防止撂荒地增加。

“下一步,我们继续扩大宣传,提高老百姓的知晓率,继续以支部引领的方式,带动老百姓一起来整治撂荒地。明年起,将针对有撂荒地的农户发放告知单,按照法律要求,土地撂荒两年以上,我们将依法收回另行发包。”修文县六广镇副镇长田文武表示。(图/文 李云、魏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