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院首席鉴美官 林帆

创新,乃中华传统绘画艺术发展的强大动力,若无创新,艺术的发展就无从谈起。

因而古往今来的绘画名家们皆注重创新,著名画家刘兆鸿亦如此,他历来不拘泥于古法,在汲取古法精髓之后,他又勇于独创奇丽的画风。

在创新精神的指引下,他终究功成名就,登上了艺术的高峰。

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欣赏他的5幅佳作:设色淡雅精妙,福寿绵绵,吉祥如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蟠桃分我,作归来寿。”

地面两只美猴神态安详,那只大猴抱着一颗硕大的仙桃,并扭头和背上的小猴相互对视。

这应是一对母子,可见母亲对孩子十分宠爱,用自己的身躯托起了自己的孩子,小猴则一脸愉悦,它也感受到了浓郁的母爱。这一幕真真是母子情深,打动人心!

空中一只大黄蜂随心所欲地飞舞,堪称此画的点睛之笔,凸显出更多动感与妙趣。

此图笔法灵动,不拘一格,有古法精髓又彰显新时代用笔技法之妙,可谓古今笔法合二为一。墨法自然又巧妙,逐渐将大猴小猴刻画得骨气丰满,形神俱妙。

全图以精湛的笔墨技法取胜,淡雅的设色则让作品锦上添花,尤其是在刻画那颗仙桃之时,画家巧用粉红黄三色生动表现出仙桃的圆润饱满,甚至可以让人感受到一缕缕仙气在洋溢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寻得桃源好避秦,桃红又见一年春。”

此画名曰《金猴闹春》,旨在讴歌鸟语花香的唯美春天,春乃四季之中最美妙的一个季节,此时春回大地,春暖花开,人间皆是暖意融融,希望的曙光在绽放。

娇美的桃花朵朵开,彰显出生命的美丽、旺盛、生机蓬勃,桃树枝干虬曲劲健,绽放出生命的顽强不屈、积极向上。

桃之夭夭,一只金猴被迷醉,金猴形简神完,尽显画家的造型功力深厚,笔墨技法老辣。欣赏此画,不经意间春色已然迎面袭来。

此画描绘的物象不多,不过金猴、翠草、磐石、桃花而已,却依然能将春光明媚的盛景表现得十分到位。

敷色清淡雅致,虽如蜻蜓点水一般,却能将各种物象的内在神韵刻画出来,足见画家的设色技法颇为精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画名曰《大寿三千年》,祝福人们:福寿绵绵,吉祥如意,幸福长寿!实乃一幅寓意美好的国画佳作。

五颗蟠桃挂枝头,一只俏猴坐树梢。

“人竞报,蟠桃已实君知否。”

蟠桃娇艳,仙气随风飘,画家巧用娴熟的设色技法,将蟠桃的仙气、成熟饱满一一表现得恰到好处。

这只俏猴颇为灵动,神态安逸,外形极其简练,神韵却凸显出来。显然画家对猴之形与神了然于胸,挥毫泼墨之间即可表现出来。这绝非一朝一夕所能做到,而是日久天长的苦练与用心观察体会方可如愿。

整幅画的构图也是一个出彩之处,非常巧妙又自然,笔法酣畅,运笔自如,每一笔皆是妙不可言,落墨娴熟、浑然天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画名曰《献寿图》,旨在为人们送上最美好的祝福,寓意福寿年高,福禄双全,好运常在,幸福安康!

全图只刻画了两只猴,一颗蟠桃,却依然感染人心。这应是一对母子,小猴用力托起这颗熟透了的美艳蟠桃,希望献给自己的母亲,母亲则有些漫不经心,只见它歪着脑袋,凝视远方,似乎若有所思。

这画面富有动感,又不失趣味与温馨。

全图不求形似,力求神似,足见画家深谙中华传统绘画艺术的思想精髓,毕竟从古至今,画家们皆在极力主张作画要注重神似,形似只是起到辅助作用。

不难看出,画家在作画时巧妙地运用了老练的笔墨技法,精妙的设色,以及娴熟的造型技巧,故而,该作品才会如此的具有艺术张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蟠桃三月暮,莫怪看花迟。”

该作品名曰《得果图》,画家旨在祝福世人:功德圆满,心想事成,万事如意,福运相伴!

这只美猴刚摘得了一颗蟠桃,此刻满心欢喜,正伫立于磐石之上。

仔细欣赏此画,感觉这是仙桃一颗,毕竟仙气弥漫,这绝非人间所能拥有,更像是生长在仙境里。

全图彰显出画家的传统笔墨功力已经相当老道,又能融入自己对绘画艺术的独特理解。此外,该作品妙在设色,将仙桃、草木、美猴表现得气韵十足,神采飞扬。

画家借此画鼓舞大家,在追逐梦想的道路上虽多坎坷,但只要我们奋勇向前,终究能梦想成真!

这些作品皆是刘兆鸿老师呕心沥血所作,每一幅作品都拥有美好的寓意,高雅的境界,深邃的思想,精湛的技法,每每欣赏都能让人迷恋、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