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封面新闻

封面新闻记者 冷宇

6月26日,四川省攀枝花市中级人民法院召开“6.26”国际禁毒日新闻发布会。封面新闻记者从会上获悉,自2020年以来,攀枝花全市受理毒品案件数呈逐年下降趋势,与2020年相比较,2023年受理毒品案件数下降75.79%,禁毒工作呈现整体向好态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6月26日,攀枝花市仁和区法院公开宣判一起毒品运输案。图据攀枝花中院

受理毒品案件数逐年下降

禁毒工作呈现整体向好态势

“6·26”国际禁毒日当天,攀枝花市中级人民法院通报全市法院毒品犯罪审判工作。据通报,2020年,攀枝花全市法院共受理一审毒品犯罪案件95件173人;2021年,受理一审毒品犯罪案件80件117人;2022年,受理一审毒品犯罪案件45件68人;2023年,受理一审毒品犯罪案件23件31人;2024年以来,新收毒品案仅9件。

较2020年相比,2023年攀枝花全市受理毒品案件数下降75.79%,占刑事案件总数的比值从10.14%下降至2.19%。禁毒工作呈现整体向好态势。

近一年以来,攀枝花全市法院共审结各类一审毒品案件17件23人,其中,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案件共11件17人;容留他人吸毒罪案件共5件5人;非法持有毒品罪案件共1件1人。生效判决中,对涉及毒品犯罪的22名罪犯判处刑罚,其中判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的人数为9人,重刑率为40.91%。

“严打”毒品犯罪

积极参与禁毒综合治理

会上,攀枝花中级人民法院公布了李某雷、陈某贩卖毒品案,祝某贩卖毒品、田某运输毒品案、林某容留他人吸毒案等一批典型案例。2024年1月,林某容留他人在自己住处吸食毒品,被判处有期徒刑8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3000元。

攀枝花市中级人民法院相关工作人员表示,严厉打击容留他人吸毒犯罪,旨在减少吸毒人员聚集和毒品流转的机会,斩断毒品传播途径,遏制毒品进一步扩散,防止更多人因他人容留而接触毒品,“通过打击此类犯罪,表明了攀枝花市法院对末端毒品犯罪行为的零容忍态度。”

6月26日,攀枝花仁和区法院对一起运输毒品案进行了公开宣判。该案被告人企图通过身体藏毒的方式,将毒品从外地运送至攀枝花。被抓获后,她携带了44块海洛因可疑物,净重192.8克。经攀枝花市公安局物证鉴定所检验鉴定,可疑物体均检出海洛因、吗啡、咖啡因成分,其中海洛因含量为18.76g/100g。最终,被告人因犯运输毒品罪判处有期徒刑12年,并处罚金人民币5万元。

近年来,攀枝花市各级法院在依法运用刑罚手段惩治毒品犯罪的同时,积极参与禁毒综合治理,通过持续开展日常禁毒法治宣传、坚持重点时期集中宣传教育、突出以青少年群体为重点的预防教育等方式,充分利用审判资源优势,大力做好禁毒宣传教育工作,延展审判职能,积极、广泛参与禁毒综合治理。

下一步,攀枝花市各级法院将进一步扎实做好毒品犯罪案件审判工作,充分发挥司法能动性,加强禁毒综合治理工作,为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全面建设产业兴、城市美、万家和的幸福美好攀枝花提供高质量司法服务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