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行贵阳朝阳支行始终坚持“我为群众办实事”,严格落实公安部门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工作要求,多措并举保障客户的资金安全。今年以来,该行共开展进社区、进校园等反诈宣传活动200余次,成功堵截电信网络诈骗两起,避免客户资金损失80余万元。

一句善意的“谎言”

“阿姨您别着急,前一阵极端天气对我们网络影响比较大,最多再等10分钟,我们马上就给您办理!”建行贵阳朝阳支行营业大厅内,柜员小黎正在安抚一名客户焦急的情绪。正是这句“临时断网”的“善意谎言”,成功为面前的这位老年客户保住了83万元的血汗钱。

“麻烦你们快一点,我要赶快把这张卡里的钱全部汇走。”这天,客户邵阿姨来到建行贵阳朝阳支行办理业务,自取号开始,她便显露出一种莫名的焦躁,不停地徘徊于业务等候区。在了解其转账需求后,出于职业的敏感,柜员小黎主动询问起交易对象、资金用途等关键信息,但邵阿姨却在交流中表现出了极强的戒备心与不信任。

含糊不清的资金用途,逻辑混乱的叙述表达,不停催促柜员加快业务办理速度,邵阿姨的种种表现都指向了其遭遇电信诈骗的可能,进一步引起了柜员的警觉。在对该账户的近期流水、资金动向等进行初步研判后,小黎当即将情况通报给值班主管,并与客户管护行建行贵阳黔灵支行及客户家属取得联系,进一步核实具体情况。

为安抚好邵阿姨的情绪,小黎来到大厅主动讲解电信诈骗的主要特征与类型,通过介绍案例进行耐心劝说,但其依旧坚持办理转账汇款。情况核实需要时间,而邵阿姨的情绪愈发激动,两难之下,小黎灵机一动,端来一杯温水,引导其到一旁的劳动者港湾就座,借网络故障为由安抚其耐心等候网络调试,通过不断的沟通交流分散注意力。

经过黔灵支行多方核实后得知,邵阿姨为了获取高佣金返现,参加了舞队里其他老人推荐的“刷单返现团”,并被诱导将83万元的定期存款全部赎回,向对方支付一笔“刷单费”。了解到真实情况后,工作人员坚持不懈地进行劝解与证实,醒悟的邵阿姨情绪终于趋向缓和,拍了拍脑门说道“我也是被冲昏头脑了,一心想着赶紧把第一笔返现赚到,要不是正好你们网‘坏’了,那可就真麻烦了!”。

一次紧张的“周旋”

“感谢建行!要不是你们警觉性强,慧眼识破骗局,及时提醒我,我的养老钱早就被骗光了!”客户王女士谈起亲身经历的一起新型电信诈骗时激动地说道。

这天,王女士行色匆匆地来到建行贵阳朝阳支行,要求提高手机银行转账限额。在与客户的交谈中,大堂经理小黄发现王女士神色异常,频繁通过手机与他人商量转账事宜,且一直支支吾吾、说不清急需提高转账限额的原因。

当即察觉异常的小黄迅速将情况向网点负责人报告,两人随后通过深入了解得知,原来王女士几年前在某公司“入股”投资数万元,但该公司很快“爆雷”破产,股东们多次追讨资金无果。一天,王女士突然收到一条短信,对方声称该公司已为股东成立QQ退款群,只要按照退款流程在某线上商城充值即可“返现”退还全部资金。

听完王女士的讲述后,小黄更加确定这是一起典型的电信诈骗,在对其反复劝说无果的情况下,迅速与反诈中心民警取得联系。为了打消王女士的汇款念头,为民警赶来现场争取时间,小黄一边安抚其不要着急转账,一边现场拨打商城客服热线核实情况。十分钟后,民警火速到场,经过漫长的“银警联动”反复劝说与警方核实,王女士终于意识到自己上当受骗,最终放弃转账,守住了“养老钱”。

一场有趣的宣讲

“同学们,这条短信有什么端倪,你看出来了吗?”“在这个案例中,如果把主人公换作自己,你会掉进刷单陷阱吗?”在贵州开放大学内的建行“金智惠民”讲堂上,来自建行贵阳朝阳支行的金融志愿者们正与在座的大学生进行趣味十足的互动。

为提高金融服务水平,增强金融风险防范能力,该行走进贵州高校举办“谨防校园电信网络诈骗,莫让‘网’事不堪回首”主题金融知识宣讲,为贵州开放大学200余名大一新生带来了一堂别开生面的“开学第一课”。防范电信诈骗的基础知识、鲜明生动的警示案例、防骗自卫的经验技巧,该行的金融志愿者变身反诈讲师,通过生动形象的小故事、小漫画、小笑话找准大学生们的兴趣点,系统介绍预防金融诈骗的知识,并采用互动提问和答题抽奖的方式激发大学生们的主动性,让每一位同学参与其中。

“面对这些骗子,我们应该怎么办呢?”望着台下学生渴求的眼神,志愿者们继续亮出“绝招”,对几种常见诈骗手段给出了应对小贴士,同学们积极响应、认真笔记,现场掀起一个又一个高潮。宣讲结束后,大家纷纷表示:“这样的防诈骗宣传方式令人印象深刻,不仅让我们掌握了防骗技巧,更增长了我们的金融知识。”(建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