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19日,广西出现多轮强降雨天气,累计雨量大、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多地出现洪涝灾害。其中,桂林市遭遇了1998年以来最大洪水,对农业生产影响较大。灾害发生后,广西农业农村部门全力投入农业灾后恢复生产工作,最大限度减轻灾害损失。

6月21日12时,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对柳州、桂林、梧州、贺州、河池市启动农业重大自然灾害防汛救灾减灾四级应急响应,促进灾后恢复生产。6月23日、6月24日先后召开农业农村厅防汛工作会商会、重点地区防汛保“三夏”生产视频调度会,部署灾后恢复生产工作,会商研究应对因灾返贫致贫风险。

6月21日起,广西组派种植业、畜牧业、渔业方面专家,分4个防汛应急专家组(小分队)前往当前洪涝灾情重点地区开展灾后恢复生产服务指导,指导排涝防渍、补种改种,做好灾后病虫害防治、灾后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等工作。

据统计,本轮强降雨已导致桂林、河池、梧州等7个市共33个县(区)171个乡镇1167个村屯受灾。广西壮族自治区本级落实农业救灾资金1000万元,支持重点受灾地区、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等共32个县(区)开展种植业、畜牧业、渔业灾后恢复生产。

(总台记者 李健飞 刘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