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51年11月,距离英军马良山阵地西南1.5公里有个216.8米高的高地,这个高地对英军马良山阵地有非常好的屏障作用,英军28旅对这个高地的防御体系建设可是下了血本的,不但有大大小小的掩蔽部,还有前后交错排列的地堡火力点,环绕整个高地的战壕和大量屋脊形铁丝网和地雷,驻防的也是精锐的苏格兰皇家边防团2连一个排,这个排是特别加强过的,兵力和火力比一般的步兵排要大得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1师1951年11月对防守马良山地区发动大规模攻势,这个216.8米高的高地就是第一个目标,打这个目标的是572团2营6连,该连1排负责主攻,2排为预备队跟进。3排迁回到侧翼,开始攻击前几天,1排长和下属的班长、组长一齐把英军阵地摸了个遍,甚至爬到离战壕只有五十米的铁丝网下,仔仔细细的观察阵地上的所有情况,连铁丝网上挂有多少个罐头盒子都记得清清楚楚,

回来后各班长和组长再组织士兵反复讨论攻克高地的方法,最后认为全排编三个组,排长带一个班在左边,副排长带一个班在右边,两个班并行突击,另一个班加强的1门60毫米迫击炮、1具火箭筒在后面跟进支援,定好计划后,1排找了一个和高地相似的地方花了三天时间专门进行了训练,这次攻击,全团所有炮兵群都用来支援1排,所以1排特别训练了如何利用炮火兵力的方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1月3日晚上,趁着夜黑风高,全连秘密进入英军阵地前约300米处,上百号人花了一整夜在英军眼皮底下挖好避弹坑并伪装好,人员全部进入避弹坑,天亮以后,英军士兵抬眼看去,潜伏地还是和昨天一样,没有任何变化,1排所有人员均严格执行阵地纪律,一动不动的等待总攻时间的到来,

4日15时,炮兵开始开火,强大的炮火把事先标定的英军表面工事一一摧毁,英军躲在防炮工事里一动也不敢动,第一次打击用时30分钟,1排趁着英军躲炮的机会,开始离开避弹坑向前运动,离英军阵地越近就越危险,自家炮兵的炮弹产生的弹片嗖嗖声的从头上飞过,1排在弹片中通过了开阔地带,前进到离英军阵地只有一百多米的冲击地区停下来,然后排长再一次明确各班目标和运动通道,炮兵继续开火,16时5分,炮火开始向英军阵地后方延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最后一发炮弹落在英军阵地爆炸瞬间,1排全排一跃而起,紧紧跟随延伸的炮弹炸点向前猛冲,步兵向前冲一米,炮弹炸点向前移一米,仅仅一分钟,全排就已经踏上英军阵地,突破口左右各有一个地堡,右边地堡中的英军连出来看下天空的机会都没有就全被封在工事里了,在英语喊话后自动出来投降,左侧地堡被1班以1个小组封锁射孔,2个小组绕到地堡后面几枚手榴弹全部报销,6连其他部队也突入了阵地,并用火箭筒消灭其他地堡,16时18分,英军全排覆灭,缴获重机枪1挺、轻机枪3挺、步枪17支。用时13分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场进攻战斗并不是电视上演的那样指挥员带着一群人来到前线,然后指指目标就冲呀,实际的进攻战斗前期要花上很多时间侦察,特别是这种顶着弹片向前冲的步炮协同不是谁都敢干,看上面这两张真实的战场图片,就可以看出炸点离步兵有多近了,烟还没散,已经冲上去了,但好处是充分利用炮火效果,敌人连走出工事的时间都没有即被歼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