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0日,中国人民大学举办“健康中国建设与人口高质量发展”论坛暨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健康学院成立大会。新成立的人口与健康学院整合了中国人民大学在人口学、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老年学、社会医学与公共卫生事业管理等领域的学科优势,将致力于推动人口与健康领域知识创新和科学探索,致力于培养人口与健康领域的复合型人才,致力于服务健康中国战略和人口高质量发展。这,不仅是人大学科发展的又一里程碑,更是对国家人口和健康战略需求的积极响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回望

成立人口所,是时代孵化的选择

6月的北京,已是火云如烧。20日一早,中国人民大学世纪馆北大厅,众多国内人口学、医学等领域专家向着同一方向拾级而上,陆续步入会场,共同庆祝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健康学院成立。从1974年的人口研究室到刚刚成立的人口与健康学院,50年的积淀,中国人民大学在人口政策、老龄政策、人口健康与医疗体制改革等方面,为国家提供了重要政策咨询与建议,并展现出卓越的影响力。

人口发展事关大国兴衰。行至半百,回看过往,中国人民大学人口所见证了我国生育政策的不断完善过程,也为我国人口学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这是一个不寻常的故事。”作为人口学领域殿堂级人物,中国人口学会会长、中国人民大学国家一级教授翟振武戏称,自己算得上是人大人口所“最年长”的教授。在这样一个时间节点,梳理并回望人大人口所50年的发展历程可以说是当仁不让。

当天活动中,置身会场的翟振武难掩激动之情。他表示,一直以来,人大人口所都在忙于创造历史,而疏于梳理自己已经创造的历史。

时间回拨到20世纪70年代初,我国逐步参与到联合国当时许多重点议题讨论中,其中之一便是人口问题。

他介绍,1974年在罗马尼亚布加勒斯特举行的第三次世界人口与发展大会,是一次展示大国风采、发出大国声音的重要契机。为参加这次大会,我国需要对国内人口情况进行研究,并准备资料。翟振武说,当时,国家临时成立了一个主要由人大老师刘铮、邬沧萍等人组成的研究人口小组,参与中国政府代表团报告的准备工作。

1974年初,经国家计划委员会、国务院计划生育领导小组办公室、国务院科教组会同北京市委决定,成立中国人民大学人口研究室。因当时中国人民大学停办,人口研究室便设立在北京经济学院。1978年8月中国人民大学复校后,人口研究室成建制转回中国人民大学,并定名为中国人民大学人口理论研究所。“1988年改称为中国人民大学人口研究所。”翟振武说。

在翟振武看来,20世纪80年代是国内人口学研究的黄金阶段。他认为,在此阶段,以刘铮、查瑞传、邬沧萍、林富德为代表的老一辈人口学家,怀着高度的历史使命感和时代紧迫感,与时间赛跑,在人口学人才培养、教材建设、学术繁荣、国际交流等方面做出了大量的开创性成就。

随后,1981年,中国人民大学开始招收国内第一届人口学专业本科生,标志着我国开始系统地培养自己高层次的人口学专门人才。1984年6月2日,中国人民大学成立人口学系,这是国内第一个人口学系。同年,设立国内第一个人口学博士点。

滋养

人口所培养了人才,更塑造了人才

在当天的活动中,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张东刚表示,中国人民大学人口所成立以来,始终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教育方针,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骨干力量和领军人才。

时钟指向13时30分,下午的庆典活动正式开始。曾是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的杜鹏缓缓拿起话筒说,人口研究所的50年历程,从人口研究所到人口学系,到社会与人口学院,再到现今的人口与健康学院,一路走来,人大人口学专家不断发挥优势,一步步形成了跨学科的发展。

时间镌刻诸多不凡。从初创的艰辛到如今的繁荣,可以说,人大人口所既凝聚着老一辈人口学家的智慧和汗水,又闪耀着新一代人口学者的创新与光芒。

现在,杜鹏又有了一个新身份——人口与健康学院院长。站在新的起点,迈上新的征程。杜鹏表示,50年来,人大人口所累计培养了本硕博学生2000余人,发表学术论文4000余篇,在资政育人、学术研究和服务社会等方面取得了辉煌成就。新学院的成立不仅是人大学科发展的又一里程碑,更是对国家人口与健康战略需求的积极响应。

会场内,与会者借助主持人讲述、观看宣传片、阅读宣传画册的形式,了解人口所历史沿革。

当天活动中,记者了解到,第一届人口学专业学生的教材是由任课老师自编油印的。对此,当时有着人大人口所“五大金刚”之称的刘铮、查瑞传、邬沧萍、林富德和侯文若等老师进行教学和研究分工,确定教材编写任务:刘铮负责最核心的人口理论,出版了《人口理论教程》;邬沧萍和侯文若一起负责《世界人口》编写;《人口统计学》由刘铮、邬沧萍和查瑞传共同编写;《西方人口思想史》由杨中新负责编写;查瑞传负责《数理人口学》编写。逐渐的,郭志刚、翟振武、郝虹生等人口学家慢慢在20世纪80年代成长起来。

在唠家常式的祝贺声中,不少参会的人口学者纷纷表示,参加这次活动,自己更像是在走亲戚。

复旦大学老龄研究院院长、复旦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彭希哲表示,风雨同舟50年,人大人口学专家从人口学学科建设方面,把知识体系理顺,对历史作了一个很好的回顾与梳理。

西安交通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所教授李树茁表示,人大人口所50年的历史基本讲清楚了中国人口学的发展史,在自己的学生时代,“前辈带我做事,更在教我做人”。新成立的人口与健康学院是人口学界率先带“健康”的实体学院,将人口与老龄、贫困、环境气候等联系在一起,为未来的发展打开了无尽可能。

“很荣幸在现场见证历史。人大人口研究所是把学问写在祖国大地上的典范,人口与健康学院的成立是人口学人的学科底气。”当天的活动,天津财经大学财税与公共管理学院讲师金牛虽未来得及发言,但在朋友圈第一时间写道。

会议间隙,人口学专家接续回忆着人口学发展的温情时刻,溢美之声也一直未断。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院副院长于潇表示,自己虽未在人大人口所学习,但其学生时代所学的教材不少都来自人大,这些教材在自己学术生涯成长中给予过很多帮助。

散是满天星,聚是一团火。18时许,一天的活动在轻松的氛围中走向尾声。不少与会者感叹,人大人口所硕果累累,翔实的数据、生动的案例、亮眼的成绩,让大家感知到了几十年来我国人口研究领域发展的蓬勃生机与活力。

总结发言中,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健康学院教授宋健表示,老一辈人口学家为开创中国人口学做了诸多奠基性工作,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期待更多同行可以触摸人口学的尖端。

方向

注重交叉学科,未来关注老龄化

人口学的学科发展在人大经过几代人努力,从种子萌芽到长成参天大树,到今天可以说是人才济济、硕果累累。在不少人口学专家看来,人大人口所已经是中国人口学自主知识体系下的一面旗帜。

“每一次成绩的取得现在说起来也许就是一句话,但其背后的艰辛可能随着时间早已汇入了历史的长河。”中央财经大学社会与心理学院社会学系教授、人口研究所所长丁志宏说,这个时候,人大人口所不是躺在功劳簿上,而是主动求变,值得每一位同行学习。

“人大人口所在学界树了个很好的榜样。”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四川省人口学会副会长王卓认为,人口学的自主知识体系的理论框架是个重要命题,高校教师要紧跟国家战略,“知道指挥棒往哪指”。

张东刚表示,新成立的人口与健康学院,是学校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动态调整优化学科设置,在建设健康中国和推动人口高质量发展新征程上以更高起点、更大力度回应时代呼唤、担当历史使命、做好先锋表率的重大部署。

新时代是人口学发展大有可为的时代。“今天是新征程上再出发的起点,未来的路上继续加油。”杜鹏说,“我们在回忆过去成绩的同时,更期待同行们抓住机遇、加强协作,从非临床医学的角度,在与人口学交叉的大健康领域发力,发挥人大人口学、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老年学、社会医学与公共卫生事业管理等领域的学科优势,更有效、更高质量地培养国家急需人才。”

而今,人大这座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领军高校吸引了来自五湖四海的年轻人。越来越多处于“拔节孕穗”黄金期的年轻人把个人发展融入时代洪流,在这里学习新知识、解锁新技能、碰撞新火花、收获新成长。

花开了一季又一季,学生走了一批又一批。几年前,赵姝航在学姐的介绍下,考上了这里的博士生。

人大人口所的前辈,用他们的坚实脚印和滴滴汗水,不断给像赵姝航这样的后辈们传递着一个信念:要让青春在人口发展的浪潮中标注自己永恒的价值。

一茬接一茬“人口与健康学人”从各地来到人大筑梦。人们也期待更多“赵姝航们”接过前辈的接力棒,不断塑造和建设中国人口学的自主知识体系、健康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用行动为健康中国建设和人口高质量发展带来无尽希望与动力。

来源:中国人口报

文:记者 严少卫 陈远

策划:杨利春

编辑:严少卫 李诗尧

校对:杨真宇

审核:秦明睿 徐秉楠

本文经「原本」原创认证,作者健康报社有限公司,访问yuanben.io查询【3PH6RCG3】获取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