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你得用明朝中期的视角去看。

天蓬被做掉,原因是政治斗争。调戏事件是一个引子。

吴承恩做官做的不好,但官场看的很透了,估计是被排挤辞职以后,自己回忆加总结,悟到了。

用明朝中期的视角,把《西游记》中的一些重要领域进行替换,你就会发现,《西游记》实际上是一部官场修身的小说,主角孙悟空也好,几个主要配角也好,都在官场的森严体制中。

1,天庭---京畿直属干部。

2,道教一派---保守派。

3,佛教一派---革新派(可对应高拱张居正为首的政治集团,高对应燃灯古佛)

4,龙王、阎王等---封疆大臣或者行业部委

5,有后台的妖怪---各位政界大神的手套或者打手。

6,没后台的妖怪---地方豪强或黑社会

7,没后台但有本事的妖怪---被收编的野生豪强或黑社会

8,孙悟空---被刻意培养的用以在革新中发挥关键作用的先锋

9,取经---舆论及政治大义

10,被各种妖怪神仙祸害的人类和人类统治者---草民+没后台的士绅,实际上是革新所付出的代价
11,唐僧---革新派的道德招牌,其实毫无能力,但是没有他不行,需要他当招牌告诉反对派,革新派不会不给活路。
12,悟空的很多话术---暗示了官场的非常多的潜规则,仔细看的话,取经中的悟空实际上已经进化成了一个圆滑的且能打的官油子,其实这种人才有资格在官场中“修身”。
比如,青牛精那一回,悟空去问了如来,青牛的来历,如来说只能告诉他去找太上老君,其他不能说。悟空找太上老君没有提如来,而是假装发现青牛跑了(巧妙的没有透露是如来给了消息)。后来青牛被收服,唐僧问他妖怪呢,悟空说被我打发了。打发了三个字,非常精妙,没有提太上老君,又暗示了师傅不要刨根问底。这种口风和定力,是老官场了。

再比如,龙王外甥祸害那一回,外甥被抓了,当着龙王太子的面,悟空上来就说“你舅舅让你来这里是修身养性的,你个孽障却胡作非为(大意如此)”,上来就定性了,把外甥祸害当地的罪孽,变成了外甥的个人行为,跟龙王没关系了。不得罪龙王还送了人情。

其实猪八戒这种细节也很多,不愧是混了很多年的天蓬,心思非常缜密,这样的人,搞公开场合强奸未遂,不可能,要么被下药仙人跳栽赃,要么就是这些事情大家都经常干,但这次就是以此为理由干掉天蓬。

13,沙悟净---皇家派出来监督革新派的卧底

14,无字真经---革新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革新派占据政治正确

15,西天的各种索贿---革新派也需要放纵手下获得私利,否则无法维持整个集团。

16,天上一天,地下一年---官僚主义决策缓慢,且不接地气。

以上。

西游记的厉害之处在于,真的能让孩子当童话看,让一般人当神话看,让色狼当XX看,让小年轻当龙傲天看。

其实是本官场纪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