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莫迪取得连任之后,迎来了首个外国元首的访问,印度借此机会先给中国“埋雷”。

在本月初,印度公布了本届大选结果,莫迪所领导的印度人民党虽然胜选,但却是自他2014年执政以来取得支持最少的一次。这一结果对于莫迪来说可以说是喜忧参半,于是,在莫迪再次就任之后,就迫不及待地开始挣表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莫迪新任期的外交首秀则是前往意大利参加G7领导人峰会,显然,在国际竞争加剧的情况下,印度也倾向和西方国家展开更多的合作。此外,印度外长苏杰生也在续任当天公开表示,印度接下来将奉行“邻国优先”的外交政策。

于是,近日,莫迪也迎来他第三任期中首个来访的外国元首。据悉,孟加拉国总理哈西娜这两天对印度展开了访问。而孟加拉国近几年和印度的关系却并不算稳定,在今年1月,孟加拉国结束大选之后,其国内就掀起了一场“抵制印度”的运动,孟加拉国的反对党也扬言,是印度干涉了他们这次大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事也一度让印度和孟加拉国的关系变得紧张。所以,这次哈西娜访印,就是为了缓和两国的关系。当然,印度方面也格外重视哈西娜的到来,一方面,莫迪需要拿出更多的政绩来挽回国民的支持;另一方面,印度还要与中国争夺南亚地区的影响力。

因此,莫迪政府也借此机会先给中国“埋雷”。这次印孟两国一共签署了10项协议和谅解备忘录,并且还宣布了十多项倡议,包含了贸易、能源、国防等多个领域的合作。而在他们本次达成的合作中,有两样则是冲着中国来的。

第一,印度同意和孟加拉国启动《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CEPA)谈判。其实早在2022年,两国就决定启动该谈判,但孟加拉国又有意向加入由中国主导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

并且,在去年孟加拉国也正在就此事与该集团的成员进行谈判。本来印媒预测会在今年大选之后,孟加拉国宣布加入RCEP的计划,但至今为止还没有消息。正是因为此事,才让印度方面搁置了两国就CEPA的谈判,因为印度担心孟加拉国加入RCEP后,会加大对中国商品的进口。

而孟加拉国又是印度在南亚地区最大的贸易伙伴,一旦孟加拉国同时加入CEPA和RCEP,也会变相导致印度加大对中国商品的进口。所以,印度这次同意启动CEPA其实就是在以退为进,通过此举对孟加拉国加入RCEP施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二,印度还将派遣一支技术团队前往孟加拉国,用来管理和保护其境内的提斯塔河。而两国早在2011年就准备签订共享提斯塔河水资源的协议,但却遭到孟加拉国的部分官员反对,此事也就不了了之。

但这两年,中国却表现出了对该项目的兴趣,在2020年和2023年,中方先后向孟加拉国提交了想要参与提斯塔河的管理和保护项目的提案,并且,第二次的提案还降低了成本。而中国此举自然也给印度带来了不少危机感。

所以,这次莫迪政府也突然在这两件事上松了口,为的就是压缩中国和孟加拉国的谈判空间。值得一提的是,哈西娜还准备在下个月对中国展开访问,中国驻孟加拉国大使姚文也曾透露,届时两国将就中孟自贸协定的相关事项展开讨论,甚至还称这次访问将是一次“历史性”的访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由此可见,印度这次也是瞅准了时间,先一步给中国“埋雷”,想尽办法地削弱中孟两国的合作。其实,这几年里,印度与南亚各国的关系都出现了裂痕,而中国在南亚地区的影响力却与日俱增。

这也使得印度的内心越来越不平衡,处处都在针对中国。当然,长此以往只会让印度在和邻国的交往中处处受限,所以,印度如果不能摆正心态,只会让其发展的道路越走越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