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0日,淄博博山雨点釉博物馆内部正在进行整修,周祖毅便在小院中为记者演示雨点釉“银酒金茶”的奇景:酒水倾注,银星璀璨;茶汤入盏,金辉熠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往雨点釉茶杯中注入茶水便会闪烁金光。

博山雨点釉,自宋代便被誉为“中夜仰观天汉,三更满目星霰”,其名源自釉面遍布的银色结晶,如雨点滴落水面泛起涟漪。乌黑的釉面上,结晶熠熠闪光,构筑了一幅宛如星空的视觉画卷。

周祖毅今年60岁,是省级非遗博山雨点釉烧制技艺传承人,也是山东省陶瓷艺术大师。雨点釉源于唐代黑釉,在宋代盛极一时,却因成品率低、工艺繁复与历史动荡,沉寂长达半个世纪,直到民国由博山艺人侯相会复烧成功,才重现世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周祖毅的作品《雨点釉(油滴)星耀瓶》获得百鹤奖,百鹤奖代表了当今中国工艺美术界最高艺术水平和权威荣誉。

周祖毅的父亲周占元在前人基础上潜心钻研,掌握并传承了雨点釉制作技艺。如今,接力棒已传递到周祖毅和他的儿子周冠丞手中。

陶瓷世家出身的周祖毅,自幼便浸淫于陶瓷技艺中。周祖毅告诉记者,“我到现在都还记得小时候灌浆做了很多瓷嘴,冠丞也从小就做各种小瓷器,如今我的孙子都已经学会了拉胚和灌浆,还经常拉着小伙伴们一起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瓷嘴结构示意图,瓷嘴又称陶瓷劈刀,是一种陶瓷焊接工具。

周祖毅回想起自己过去经历的岔路口,都跟“守”与“变”密切相关。

起初,他基于学到的做陶瓷的技艺,业余时间从事日用陶瓷设计制作。然而,随着父亲因健康退隐,加之雨点釉制作的高难度和低成品率,这一技艺面临失传。周祖毅与父亲交流沟通,又经深思熟虑后,毅然决定承担起传承重任,守住这项珍贵技艺,从日用陶瓷向传统雨点釉转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周祖毅最开始烧制的日用陶瓷(左白)和后来的雨点釉(右黑)。

“这个窑炉是我自己设计的,里面加热棒的布局和距离都是经过计算的。”周祖毅向记者展示他设计的新型窑炉。新型窑炉提升了加热效率,燃料也从燃煤转为燃气和电力等清洁能源。他还改进了原材料和釉料配比,使得釉色更加纯正,结晶均匀,显著提高了成品率,既保留了传统韵味,又兼顾了环保与现代审美。

周祖毅创作的生肖虎作品融合了传统民俗元素,特别推出了纯色与彩色两个版本。传统雨点釉的黑色代表尊贵,但不能满足当代的多样化审美,所以周祖毅在坚守传统、黑釉为主的同时,拓展红、黄、蓝、绿等多彩雨点釉新品,近年更将高温彩陶釉与雨点釉融合,打造出一系列夺目新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周祖毅正在介绍雨点釉生肖虎纯色款和上色款的区别。

周祖毅与上海大学庄小蔚教授合作,利用3D打印技术探索雨点釉的新边界,证明了他坚守的理念——传统工艺的未来在于既守正又创新,紧跟时代步伐和当代审美,唯有如此,才能让古老技艺真正焕发新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周祖毅与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庄小蔚合作的3D打印雨点釉工艺品。

大众报业·农村大众记者 周凡婷 通讯员 朱子辰 张晓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