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评论员 屈旌

近日,喜茶推出一款轻乳茶新品——“小奶栀”,主打茶香、奶香、栀香碰撞。然而这款奶茶上架不久,名字就被不少网友质疑涉嫌擦边。对此,喜茶门店工作人员表示,名字是公司定的,也没有遇到过消费者反映这个问题。随后,记者联系了喜茶,但截至发稿前并未收到回复。(据6月25日北京商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喜茶新品“小奶栀”的点单页面截图

“小奶栀”这个名称看上去其实没什么,就是直白地将产品特点和元素组合了一下,主打一个清新简单。而且喜茶之前也有另一款白茉香的产品叫“小奶茉”,合理猜测就是延续了同一个取名逻辑。但是一旦念出来,确实是有些奇怪,其发音与一些口语化的不雅词汇相近,读准了显得拗口,读不准显得粗鄙。

顾客在柜台点这款产品,可能会因为发音问题觉得尴尬和羞耻。在一些平翘舌音不分的地区,这个名称更容易被念错,令人产生不好的误解和联想,影响了消费者的体验感,也会显得对女性不够尊重。这对于以女性为主要消费群体的网红茶饮品牌来说,绝对不应是一件不被重视的事。

或许有人觉得,产品名称看上去并没有“擦边”的动机,擦边也不会提高产品销量,只会引来非议,品牌应该不会这么傻,大家也不用太敏感。

但是,消费者并没有帮品牌做“阅读理解”的义务,各大商家费尽心思给产品起名字,就是希望创造一个简明、有个性的符号,让消费者能够立刻记住并识别这款商品,并且引发其正向的情绪波动,吸引更多人来购买。也就是说,商品名称本身就是具有一定传播性和影响力的,如果一款商品,其名称容易引发争议,让消费者感到不适,那么,至少说明这名字没起好,有问题,不但没有对品牌美誉度起到积极作用,反而让其陷入舆论漩涡。

中国语言文字就是如此奇妙,看上去文雅可爱的字眼,连在一起念出来,谐音却很易引起听说者之间的误会。网络曾流传的一首戏谑之作:“暗梅幽闻花,卧枝伤恨底”,就经常被用来开玩笑,这种“抖机灵”的谐音梗,确实很容易制造流行,网友随便玩玩无伤大雅,但品牌玩起来就暗藏风险,如果没玩好,就可能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喜茶已经不是第二次因为宣传营销而“翻车”了。此前,该品牌与知名避孕套品牌杜蕾斯在微博互动,海报配文为“今夜一滴都不许剩”,被网友批为“又低俗又恶心”“看了之后一口都不想喝了”,就是因为对自身产品属性和形象都认知不足,也没搞清楚主要受众群体的预期,为了凸显个性,忘了立足根本,当然会栽跟头。

之后,喜茶又推出了一款新联名产品“佛喜茶拿铁”,本来也是想蹭热点玩梗,结果“出圈变出格”,涉嫌违反宗教事务管理条例被约谈,产品全部下架,也足见,企业花了这么多心思在策划营销上,但是却很容易用力过猛,一不小心就“踩过界”,还是太不注意安全了。

此次的新品名称究竟算不算“擦边”,或许还需要相关部门介入认定,但是好好地推个新产品,名称却惹出这么大的麻烦,企业还是应该先内部反思纠正,改变一下营销的思路,提高一下底线意识,“听劝”才能吃饱饭,别总让消费者感到尴尬了!

(来源:极目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