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10月,金日成访华,向我国领导人表达了重要的政治诉求。

在他看来,苏联解体、东欧转向,美国趁着海湾战争胜利的余威,极有可能采取各个击破的策略,迫使余下的社会主义国家就范,中国应该承担起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领袖的责任,与美国展开抗衡,同时协助朝鲜发展弹道导弹。

虽说金日成如此诉求未能得到我国领导人的认可,可朝鲜方面并没有放弃弹道导弹的研发工作,源于此,看似弹丸小国的朝鲜也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对抗性国际政治格局形成的关键因素。

就在那一次访华过程中,年近八旬的金日成还表示自己日后会逐步退出一线,由金正日主持朝鲜日常工作,没成想,3年后,他却在繁忙的工作中病逝,此前毫无征兆,这其中又发生了哪些不为人知的事情呢?

原来,当年朝鲜的确在暗中大力研发核武器,直到1994年6月,因为美国以“朝鲜正在试验核武器”的名义想要通过特派人员前去检查的方式逼迫朝鲜对其屈从,由此,朝鲜人民军导弹部队在日本海试射了一枚反舰导弹,这也直接摆明了金日成的态度。

“你要敢对我来硬的,我就敢给你回硬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那之后,世界各国都对朝鲜的一举一动感到极为忧虑,美国也被迫一改之前的强硬态度,特派亚洲问题专家哈里森前往平壤。

6月9日,金日成接见哈里森,已是82岁高龄的他显得极为硬朗,双方的交谈极为融洽,哈里森甚至明确了一个重要信息,那就是金日成其实并未想要在核武器问题上采取行动,反而很希望与欧美国家加强沟通与相互了解。

由此,美国迅速做出应对,于6月12日特派前总统卡特访问朝鲜,虽然之后几天里发生了一些波折,可双方会谈还是在16日顺利展开,唯一遗憾的是,本应随同会见的金正日因为身体原因未能现身,可想而知,年事已高的金日成依旧是朝鲜政坛“独挑大梁”的存在。

与哈里森访朝效果一样,这次的会谈气氛依旧极为融洽,金日成还从卡特那里得知韩国方面准备邀请他访问汉城,此举对于促进朝鲜半岛和平统一必定是意义非凡的,还会让金日成因此青史留名。

“平壤与华盛顿之间存在的是信任危机,而缺乏的是相互信赖。”

“我这次来访,就是双方在建立彼此信任方面迈出的第一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便是两人之间最经典也最具标志性的交谈内容,可想而知,金日成对此必定会展现出极大的热情,即便夫人金圣爱一再劝告他注意休息,可他还是忙着白天会谈、晚上办公,精力充沛的样子让身边人都一度忘了他年事已高这一事实。

卡特回国后,金日成依旧不知疲惫地工作着,可谓国内、国际事务两手抓。

就在完成修改与克林顿谈判方案、审查北南会谈方案后,他又一刻不停地开始了农村视察,起因便在于当时朝鲜农业形势极为严峻,甚至已经出现民众饿死的情况,为了防止极有可能出现的虚报产量之风,金日成事必躬亲。

乘坐专列一路视察,再加上往事不断涌上心头,金日成不禁百感交集,多日辛劳让他疲惫不堪却难以入眠,这样的工作强度对于八旬老者而言,潜在的危害与风险可想而知。

7月7日夜晚,风尘仆仆抵达妙香山别墅后,深知自己体力不支的情况下,他还是第一时间要求秘书将近期重要情况进行汇报。

“什么?为什么不开颅抢救?这些医生就是害怕担责任!赵明选是不是住的烽火医院?把院长给我叫来,我要他当面解释清楚!”

原来,金日成口中的赵明选正是多年来追随他革命征程的爱将之一,两人患难与共多年,可谓情同手足,就在听闻秘书汇报76岁的赵明选死于脑溢血后,金日成倍感晴天霹雳,等到他得知医院采用的是保守疗法,心中怒火瞬间变得无法遏制,意外就是在此时发生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怒火中烧之下,金日成开始浑身哆嗦,随即倒地不起,保健医生赶到后确认是心脏病急性发作,因为金日成此前从未有过类似病史,别墅里连一瓶速效救心丸都不曾准备。

紧急之下,随行众人还是决定将他送往烽火医院紧急救治,当晚偏偏还是个暴雨夜,一番周折之下,金日成被转运到了烽火医院,也就是全朝鲜最高级别医疗机构,即便如此,他还是在7月8日凌晨2时停止了心跳。

事实上,但凡有一些医学常识的人们都知道,心脏病急性发作的病人是不宜折腾与移动的,最好的方法就是就地静卧并展开抢救,金日成的保健医生不会不清楚此事,可众人最终还是选择冒雨折腾,究其原因不过是“害怕承担责任”罢了。

噩耗公开后,震惊了朝鲜也震动了世界,而仅有2200万人的朝鲜,居然有1000万人赶到平壤专程吊唁,成千上万的市民跪地不起失声痛哭,从城市到乡村,朝鲜上下到处都是哭泣的面孔。

对于世界各国而言,金日成这位手腕、态度一向强硬的朝鲜领导人病逝,也意味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对抗性国际政治格局落下帷幕,只不过,金正日身居高位后,朝鲜领导人依旧保持着独特的神秘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