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源:网络

上海行情真的很好吗

大家好,我是首席地产观察的贾社长。

2024年的楼市比2023年更困难,但是不是最难恐怕还难以下结论,因为底部是“尸山血海填出来的”。

517新政满月之后楼市整体并未出现明显转折,某些专家说楼市还会再探底一两年。从长期来看有可能但短期并不好说,因为网签数据具有滞后性,银行调整贷款利率不同城市不同行进度都不一样,实际成效如何最好是拿三个月的数据来判断。

但当全国都在围绕“下跌”这个主旋律的时候,上海却走出了不一样的弧线,上海新房价格环比涨幅全国第一,这是上海连续三个月领跑全国。事实上,上海新房连涨不算是新闻,上海新房已经连续17个月连涨了。可能有人会说这不符合体感,真能连涨开发商何至于叫苦连天。但不要忘了上海新房是有限价的是需要积分的,当然也存在有价无市的情况。

近年来,上海楼市流行着「买房打新」的风气,大家的共识在于买新房能赚到钱;这次为了刺激楼市,开始放松新房的备案价了,以前只允许你卖6万每平的,现在你可以卖6.5万了。备案价放开了,新房的价格不也就起来了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上海这次可能真的有点不一样,上海二手房市场,4月成交18101套、5月成交18692套,均1.8万套荣枯线之上。6月,二手成交量、挂牌量双双迎来井喷。6月14、15日,上海二手房连续两天成交破千套,截止到6.21,上海二手成交已超1.7万套;而在2023年,上海二手房从没超过荣枯线。

这个月不出意外的话,二手房成交破2.5万套没有问题,要上一次,月成交量超2.5万套,还是2021年6月份,是上海最近一轮上涨的时期。

当然不可否认的是上海二手房价格连续8个月下跌,5月份更是达到半年新高下跌1.3%。简单来说,上海进入了买方市场,二手房在以价换量。或许有人会说以价换量有什么稀奇的,只要肯降价总能卖出去,但去年二手房挂牌量激增带来的却是成交量下降。

现在新房供应量在往下走。五月份,上海供应量创新低,仅有为4683套,同比下降33.7%。减少供应量放开批次入市,都会显著增加市场热度,对新房市场形成一定支撑。

楼市的悲欢并不相同,2020年2016年高位接盘的人只想逃离,不少人收益都化为泡影甚至要“忍痛打骨折”。前几年备受追捧的豪宅被认为是抗通胀防风险的首选,这两年也打破了神话。

黄浦区复兴龙御二期5月成交了一套184平,成交价3588万,单价19.5万/平。2月份成交的一套也只有19.2万/平。而在高峰期的时候,复兴的价格都是25万/平朝上的。算下来跌了22%。

黄埔融创滨江壹号院5月成交一套293平,总价4000万,单价13.6万/平。融创在某家上最高成交价单价高达20万/平。按照这个比较跌了33%。

成交方面,5月上海全市豪宅成交410套,环比下跌31.32%。新房成交341套,二手成交69套。

其实都很明显,上海豪宅海量供应,按照以往豪宅的成交速度,就这两年开出来的新盘都够整个市场消化五到十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楼市的逻辑也并非“水多了加面”这么简单,还涉及金融、人口、产业政策、教育等等。就算是上海楼市跌回2016年,也并不意味着没有机会,否则没法解释大量年轻人涌入楼市抢购老破小。

年轻人为何抢购老破小

前段时间年轻人抢购老破小的新闻上了热搜,一些媒体煞有介事认为年轻人开始接盘了,或者认为年轻人更务实不再追求大房子。这都是门外汉话,原因没有那么复杂因为跌到位了,甚至于够他们能够“以租养贷”了,那么买房就不再是赔本买卖。

上海1月份230万以下的房源成交6489套,3月份成交8760套,增长率近35%,增速相当迅猛。同时,面积段在50㎡以下的房源,也从2107套增至2880套,增速达36%。把数据拉回到去年,在去年3月份,230万以下房源成交了约8300套,同比依旧有增长。

深圳近半年来,小户型成交占比均在60%以上。今年3月,深圳90㎡以下占了总成交的63.2%,在最近7个月中仅次于去年12月。与此同时,大户型成交在一路下滑,从去年9月占11.5%到现在仅占8.4%。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根据中指院的数据,近半年来,23-27岁买房的人数占比从15%从提升至19%,并且从家庭结构上来说,独居买房的占比也提升了4个点。

从需求上来说,刚需购房越来越来多。23年刚需购房约占总购房的26%,与22年相比,提高了6%。这三年来,一二线小户型成交比例也在增高。其中,一居室略有提高,二居室持平,三居室成交占比高达50%。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上海各区的老破小占比依旧很高,如杨浦、长宁的老破小占比均在30%以上。尤其是23年9月份认房不认贷新政后,老破小挂牌量也激增了万余套。就算是再增长一倍的需求,老破小仍然还是会供大于求,跌30%不叫跌,跌40%以上可以看看。

比如邮电二村这类的老塔楼小户型,跌幅接近45%,21年一套53㎡一居室卖500万,现在成交不到300万;位于普陀的甘泉一村老破小不到150万即可入手,单价降了2万/㎡,绝对是年轻人友好型。

当区域价格大幅下跌,购买力反而上升了,原来买40平的,现在可能就考虑60平了,原来买60平的,现在可能就是冲70-80平了。在上海生活的年轻人整体薪水还是可以的,他们不怕月供稍微高点,怕的是首付太高上不了车,现在房价大跌之后,甚至能省出来一半首付。买房在这个时候就不是多选题,而是单选题,租售比达到2.5%的房子还要啥自行车。

那么年轻人开始进场楼市就会开始回转了吗?答案是不一定,因为新政的出台,实际上是帮助两头的人卖房。一方面是让市区老破小容易出手,一方面是帮助郊区新房去库存。老破小热销从年初就开始了,但市区居民卖掉老破小开始置换的链条,还没开始。

虽然近三个月上海二手房在荣枯线以上,但以价换量说是市场完全恢复还有点勉强。只有当楼市量价齐升运行一段时间才好说是回暖。高企的库存量,注定了2024年下半年依旧会是一个以价换量的“筑底年”。现在的二手成交量,带给房东极大信心,同时史无前例的高库存,也让市场依然有较大的议价空间。

写在最后

楼市什么时候能真正起来?

只有大部分产生底部共识,楼市开始显现赚钱效应,行情才有可能V型反转。前者目前不太可能,后者上海楼市正在尝试修复。

楼市什么情况下可以修复,年轻人抢购老破小的案例就是最好的证明,跌到位租售比合适了刚需就会出手,不用扯什么政策,讲什么通胀升值的故事。

不过价格也不是唯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比如有人推出租售比3+的老破小,“号称亏首付,打骨折”,只卖79万,还是宝山区大吴淞规划的核心区域,地铁站3号线就500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是房主没说的是户型垃圾,户型朝北主卧没窗,小区对面是宝武特冶的钢铁厂环境可想而知。买房随便冲的情况并不存在,有地铁的并不一定是好房子,这不是你能不能忍受住得下去的问题,而是后续贬值幅度还会有多大的问题。

所以板块、产业规划、轨交、区域结构这些也不能不考虑,现在要考虑的不是穿越周期,而是确定性更高的房子,让这些房子价格稳定下来市场才会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