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Q:为什么总是会对身边看起来很笨拙的人非常愤怒,忍不了一点他们的迟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A:当我们看见一个人身上蠢钝的特质就会唤起尤为强烈的情绪时,或许代表着在内心深处,我们也讨厌那个蠢笨的自己。这在心理学上,这个防御机制叫做投射。

投射是一种心理防御机制,它的具体含义是一个人把自己身上难以接受的一部分,丢到外界他人的的身上,让别人来承受他们这些难以承受的痛苦体验。

这种投射是一种悲哀,因为聪明和不够聪明是同时存在。我们每个人在某些方面一点就通,但在另一些方面却始终学而不会,而那个不够聪明的自体却一直不被允许出现。

我们能够看见的所有人事物,其实都反映了我们的某一部分的自己。正如莎士比亚的名言所说:一千个人,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面对一个新的工作内容,反复尝试了几次还没有学会。有的人在这里面感受到了焦虑,以及发誓一定要学会的决心,但也有的人在此看到了蠢笨而心生厌恶。

同样一件事情,不同的人看到了不同的面,这跟他们本人的投射有关。

因为每个人都有学而不会的时候,学而不会≠愚蠢。学而不会也可能是任务难,学习时间少。

而一个人之所以会把那个令人厌恶的愚蠢的自体投射到别人身上,是因为曾经他们的不够聪明不被允许,而他们最终也认同了这种观念。

比如作业写慢了,会被父母责骂为笨,会被父母催促;成绩比不上别人,反复学一个东西而不会,父母老师也会怀疑他智商不高;甚至只是比别人多花了一点时间学习,他们也会被认为是脑瓜子笨,所以要笨鸟先飞。

在成长之路上,愚蠢对他们来说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幼小的孩子并没有分辨能力,他们也必须要依靠父母和社会的喜欢和认可才能活下去,所以他们最后认同了这些教育和标签。

从此以后,愚蠢对他们来说就是一个黑暗的禁地一样,自己不许碰,也不让别人碰。当外界那些厌蠢的声音消失之后,对愚蠢的厌恶早已内化到了他们的内心里面。他们不仅厌恶那个不够聪明的自体,他们还会反感任何让他们感觉到愚蠢的人、事、物。

但有时候,他们心中的愚蠢完全不是愚蠢,只不过是反应没有那么快而已。当我们看到与还原了自己的投射之后,对于蠢的厌恶或许就会大大下降,慢慢地,或许我们就会从这种投射中解放出来,对于身边的人与自己,多一份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