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9日,新一代哈弗H6参数图片)终于上市了

相比于第二代H6上市时的超大排场,以及第三代H6强行续命时的喧嚣,如今的第四代哈弗H6依然声势不小。只是讨论的声音似乎已经偏离了产品本身,而变成了某种价值观的拉扯。

在发布会上,长城高管李瑞峰掷地有声,“如果有人出老千,我们就要站出来”。事后,“出老千”迅速火上热搜,衍生了千百种解读,产品本身的关注度却并没有提上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截至6月26日,新哈弗H6上市已经一周,仍然没有公布任何销量以及订单量的信息。我们大致可以判断,这款“神车”的市场表现可能并没有那么好。

长城的“病根”,可能仍旧没有找到。

(1)厘不清的套路,这才是营销痛点

在新哈弗H6上市之前,长城老总魏建军把营销团队狠批了一顿。李瑞峰也是全盘“认领”,发了一条长微博“认错”,一方面各种吹捧魏建军的高屋建瓴,另一方面也对自家的营销战略做了认真地总结。

当时社长写到,营销不是哈弗H6的主要问题,主要还是产品定位的问题。但不得不说,通过新哈弗H6的上市,我们发现营销方面长城存在的问题也颇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首先最简单,也是消费者最关注的一点-价格。6月19日新哈弗H6上市,白纸黑字写的起步价是11.79万元。

虽然我们看了发布会,知道这个价加上现金礼和预订礼优惠后,是可以做到10.39万元的。但翻遍长城官方所有的宣传,都没有起步价10.39万元的描述,以至于很多人都以为这款车的起步价是11.79万元。对于这个级别来说,这个信息差可能是很致命的。

直到6月24日,长城才如梦初醒,打出了新的标题,新哈弗H6上市权益价是10.39万。刚上市这几天可是流量最大的几天,长城投入了海量的资源在营销,结果价格这么关键性的问题都没搞清,可想而知整个营销体系确实混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还有就是营销的偏向,“出老千”的言论实在太火了,再加上最近行业内关于“内卷”的争议,立马引来了上汽、广汽等几家车企的“声援”。先不说它们的“声援”有没有用,这可是新品推广的黄金时期呀,你得赶快宣传自己的“2.0T+9DCT澎湃组合”,宣传新一代哈弗智能座舱,为什么要揪着这些与产品无关的事做文章呢?

把对手骂病了,骂惨了,新哈弗H6就好卖了吗?没有哪个消费者因为这个厂家骂人又快又狠,而对它的产品另眼相看。

(2)定位才是关键,无从下手

2017年,第二代哈弗H6上市,当时可以说是长城最巅峰的时刻。那时候有这样一个段子,说如果你有选择困难症,那就选哈弗H6,因为这车肯定不会出错;如果你有选择困难症,那就一定不要选哈弗H6,因为这车红标、蓝标、汽油、柴油、自动、手动版本太多了。

玩笑归玩笑,当时的哈弗H6还真有点众望所归的感觉,各方面都很均衡,家用是相当不错的。至少我选择这样一款车,不会比别的选择差多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今的新哈弗H6,能达到这样的地位吗?个人觉得是很难的。首先最简单的一点,用车费用就过不去。

新哈弗H6的入门版本配的是1.5T+7DCT,这个配置如今拿出来,真的有点不够看了。毕竟你的对手都已经混动化,增程也好,插电混动也好,先不说“附赠”的电池,哪怕是亏电油耗,也比新哈弗H6低得多。以现在的油价,新哈弗H6一公里7毛,别人一公里3毛,都是代步家用,消费者知道会怎么选。

至于全新的2.0T+9DCT,确实是有一定的突破性。9DCT作为全球唯一的横置双离合变速箱,让2.0T动力比1.5T动力油耗只多了0.37L/100km,这一点还是非常厉害的。但问题是,9DCT的优势是什么?低速换挡更加平顺(比7DCT齿比更密),同时也有不错的节油能力。

这些优势混动车也不稀罕呀,人家市区以电驱为主,属于100%平顺。至于节油,混动车都很节油,谁会在乎双离合传递效率提升少的这点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是消费者不懂车,而是你的这些痛点,已经被别人以弯道超车的方式解决了,别人都已经拿到95分了。而你做的只是从80分跃迁到83分,又有几个人在意呢?

(3)聚焦,主流,大单品

之前我们也说了,长城的最大问题,是它压根没有最主流的产品。你的产品都不主流,怎么敢奢望累计103个月销量第一。

现在卖得最好的SUV特斯拉Model Y,长城没有直接对标的竞品;卖得最好的轿车比亚迪秦,长城没有对标的竞品;卖得最好的六座智能SUV,最好的猎装轿跑,最好的入门代步小车,长城也通通没有竞品。

你都没有市场,谈什么“出老千”,你都没有上桌,谈什么“掀桌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之前我们试驾过魏牌摩卡Hi4,是一套非常棒的技术。它的最大特点是用双电机的架构,实现了电四驱,就是将发电机做成了发电、驱动两用。常规状态下,车辆为后驱状态,必要情况下可以实现双电机同时驱动。相当于用两驱的架构,实现了四驱的效果。

但问题是,长城把这套系统卖得太贵了。为什么比亚迪的DM-i能够迅速打开市场,很大程度是因为便宜,当时11万的插混轿车对其他车型就是降维打击。等到有足够多的用户使用,形成口碑传播,从此才一发不可收拾。历经一代半改进,如今起码在节能这一块已经没有敌手。

长城是怎么做的呢?最早出DHT用在玛奇朵(已经停产),扭捏了很久才用到哈弗H6上,依旧价格下不来。现在的Hi4也是一样,搭载哈弗猛龙起步价16万多,搭载摩卡也比同级车要贵,主销的车更是都没搭载。你都不配车,没有足够的销量支撑,如何改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比亚迪是用技术“带货”,大家真以为以前比亚迪的品牌有多大吸引力呀。这么说吧,2017年的时候,比亚迪的插混跟上汽荣威的插混打得有来有回,完全不能碰瓷当时两田的混动。

为什么现在这么强?因为人家思路清晰,就是走混动低油耗路线,动力方面够用,强于传统的燃油车,再加上价格便宜。正是通过平价的混动,比亚迪才把市场做大。

长城是怎么做的呢?思路始终不清晰,不知道自己该走哪条路线,先是DHT试水,再是Hi4接着试水。关键你试水也就罢了,你还卖高价,消费者本身对于长城的技术就有疑虑,你还让人家花高价来试水?那买单的人能有多少呢?

技术上要聚焦,主流的产品要跟上,价格一定要让消费者心动,做不到以下几点,长城再想打造一个哈弗H6这样的大单品,恐怕难上加难。

前阵子我们说哈弗H6的走弱,不是营销的问题,核心原因还是产品力的问题。如今我们坚持这一观点,不过还是得指出一下,营销的问题也不小,各种厘不清的价格、配置,以及把与友商的拉扯当宣传,劝退作用明显。

但最根本的,还是长城得确定自己想走哪一条路。混动这些,在如今的市场,早就不是稀罕物。在认可度并不大的情况下,不要试图去卖高价,那会打消消费者想要尝试的冲动。先把技术路线理清,搞懂目标用户的需求,再给出最合理的价格,这才是长城重振雄风的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