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〇一七年,湖南正在家中带孩子的女子小玉从老家一个乡亲嘴里听到她妈妈回来的消息。听到对方带来的这个消息,小玉先是愣了一下,瞳孔明显扩大,这似乎在证明母亲回来这件事让她也未曾想过。

但仅两秒后,小玉脸上的表情又恢复了冷漠,嘴里说了一句:关我什么事儿。

女儿的冷漠似乎让同乡人也能够理解,毕竟她妈妈这一走就是二十年,丢下一儿一女,她怎么狠的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而对于小玉的妈妈李存英来说,自己确实是有苦难言。

这二十年漂泊流浪的生活虽不好过,但是当年的她若是不离开老家、不离开儿女,她甚至不知道自己现在能不能活着。

离家十多年后,李存英蜗居在打工的宿舍里。

临走的时候她都没有带着女儿和儿子的照片,也只能凭借着记忆中的模样去幻想她们长成了什么样子,高了吗?胖了吗?更像她的爸爸还是更像自己?

李存英很多个夜晚都是在对儿女的想念和愧疚中度过的。

她也无数次想要回到家里看看儿女、抱抱她们,但是想到丈夫,她又即刻遏制了自己的这种想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个原本应该幸福的四口之家,活生生被折磨到了这个地步。而这一切都要从一段悲催的婚姻说起。

在李存英19岁那年,她嫁给了一个男人,而这个男人也是让她20多年没能和儿女相见、20多年漂泊流浪的祸患根源。

虽然在当时那个年代,自由恋爱已经兴起了,但当时生活在湖南农村的李存英在婚姻大事上还是要受父母的安排。

当时父母托人说媒,介绍的这个男人名叫廖美成,据称是个文化人,李存英并不认识,他们两家相隔百公里左右。

对方家庭条件不算好,但是李存英父母看重对方是个文化人,更何况她们自家的条件也不好;

能够给李存英找了这样一个对象已经不错了,于是父母便一把拍定了这段婚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时的她们可能只是急于让女儿嫁出去,却没想到她们的这个草率决定影响了女儿的一生。

虽然说这段婚姻是父母安排的,但听到对方是个读书人,大字不识一个的李存英还是心生崇拜。

她没有接触过太多的读书人,但在她心里读书人是温文尔雅、知书达理的。

直到她嫁进廖美家里才知道,原来她对读书人的印象太刻板了。廖美成不仅不温文尔雅,甚至动起手来比农村的糙老汉还狠。

他和李存英没有感情,他也是被迫屈服于这份被父母安排的婚姻。他不喜欢这个女人,即便这个女人非常勤劳能干。

他一直以为按照他这样的条件能找到一个同样有文化、有学识的女人,可李存英没读过几年书,连她们结婚时摆在床上的“早生贵子”都不认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廖美成看着李存英总是气不打一处来,因此在婚后他没装上几天就开始对李存英拳脚相加。

妻子做什么都是错的,甚至只要妻子站在她眼前,他都气不打一处来。

在刚开始遭受家暴时,李存英也曾想过回娘家让父母帮自己做主,但是她的父母却认为女儿嫁出去了就是泼出去的水。

而且在她们看来夫妻二人有矛盾动动手其实也很正常,毕竟在她们那个年代,这种事儿早就让人习以为常。

因此面对女儿的求助,父母非但没有提供帮助,还把她送回了丈夫那。

只是因为李存英的父母没能给孩子做主让廖美成对李存英更肆无忌惮的出手,刚结婚没多长时间,李存英身上脸上就多了很多青紫的痕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时候受到思想的限制,她一个农村妇女根本没考虑什么离不离婚的事儿,她想的是可能自己生了孩子就好了。

然而伴随着她们第1个女儿出生后,李存英的这种幻想也破灭了。

由于生的是女儿,廖美成又是一个重男轻女的父亲,他非但没有感谢李存英给他送上这样一份可爱的礼物,反而更怨恨李存英了。

女儿出生后,李存英仍然没有改变时常被家暴的命运,小小的女儿曾用手触碰到李存英的伤口,李存英疼得咧了一下嘴,眼泪差点掉出来。

可那时候的李存英仍然没想着离开丈夫,婚后三年,她又给丈夫生下了二胎,这一胎是个男孩。

李存英心想着生下了男孩自己总会好过一些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虽然小儿子的出生让廖美成脸上难得露出了笑容,但是后续再对儿子进行教育的过程中,他又总是嫌弃李存英没文化、没学识,经常阻止她插手对孩子的教育。

两人因此有了争执时,丈夫总是喜欢用拳头解决问题,他一出手,李存英就不吵了,毕竟那时候她除了哭也没有别的办法。

在丈夫拳头的“施压”下,李存英变得沉默寡言。

她虽然是这个家里的女主人,但是没有任何发言权,凡事都得听丈夫的安排,想要表达自己的意见就要做好挨打的准备。

可李存英是爱她的孩子的,这种爱既体现在她日日夜夜照顾两个孩子,也体现在她好不容易有了进城的机会,想着的都是给孩子带些礼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孩子为母亲带回来的礼物而开心时,丈夫劈头盖脸的谩骂也随之出现,他嫌弃李存英大手大脚,即便李存英压根没有花上多少钱。

李存英想要解释,这不过是她想让孩子变得更开心一点而已,可丈夫却听不得。

李存英只要开口丈夫就像瞬间被引燃的炸药,而拳头也如同雨点一样噼里啪啦的落在李存英身上。

20年后,再回到老房子时,看着那些离自己逐渐久远的家具、摆设,在看着毫无人烟的房子,李存英无限唏嘘感慨。

20年前,如果自己没有离开这里又会是什么样子呢?这里还会住着人吗?这个房子会充满欢声笑语吗?

在夕阳西下时,她们的家也会升起袅袅炊烟,在夜幕降临时,她们也会摇着扇子、给两个孩子讲故事哄睡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存英虽然为这20年的变化而怨恨自己,但是如果真回到当初,她似乎还是会选择离开。

那一天,丈夫又因为李存英“乱花钱”而对她施暴,李存英这一次没有哭、没有叫,甚至都没了反抗。

因为此时的她心里已经有了新决定:她要离开这里,如果不离开,迟早有一天她会被丈夫打死。

所以就在那一天过后,李存英背上她连夜准备的行李,最后看了一下儿女便离开了。

当她坐上火车时,看着车子离老家越来越远,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涌上心头,在坐上车之前她都没有想过自己真的狠心走了。

她何尝不想带着儿女一起摆脱如同恶魔般的丈夫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她一个没有文化的女人,出去怎么养活自己还不知道,儿女跟着她岂不是要饿死?

丈夫对自己再怎么不好,但至少也不会太过亏待她的孩子。

这趟火车开往哪里,李存英并不知道,她不认字,也不想知道,因为她脑子里只有离开的念头,至于究竟去哪里,她根本没有想好。

下了车以后看着熙熙攘攘的人群,李存英混在中间有一种从未有过的安全感;

她不敢去想儿女看到她消失了会怎样哭闹,也不敢想象丈夫是不是会拿她的一对儿女出气。

可她既然离开了就不能再回头,否则身上和脸上只会多更大一片青紫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存英不识字、没有一技之长,她这样一个农村妇女到外面想要生存无非就是出苦大力。

可她又不像工地上的那些男人能扛起百斤重的水泥,她生存的方式就是发传单、做保洁、到饭店做服务员。

当她在找工作时,老板说的那些福利待遇她都听不进去,她就关注是否能包吃住,只要包吃住工资少点也没关系,在陌生的城市,她总要有一个落脚的地方。

可那时候还有一个困扰李存英的问题,那就是她没有身份证。

虽然说李存英在外地也可以去补办身份证,可她害怕丈夫会因此找到她,李存英即刻打消了这个想法。

多年来她一直过着黑户的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这种黑户的身份也让她在打工时吃了不少亏,那些老板都知道黑户或多或少都有些问题。

而她们只不过是为了招一些劳动力, 是不是黑户她们不在乎,不过她们能够压榨这些黑户的工资。

别人开800块钱黑户就只能拿500,而且干的活可能更多。这样的日子在李存英身上重复了十几年。

当她的足迹踏遍了湖南的多个城市时,她唯独没想再回到老家,她恨透了老家里的那个男人。

后来听人介绍,南方发展机遇更多,尤其是广东。李存英就和很多打工妹一样也坐着车朝着广东省前进。

可落了地以后,李存英却发现,这里机遇虽然很多,但却不属于她这样的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想要干点儿赚钱多的工作都被限制学历,她还是只能从事着那些底层的艰辛工作。

外地口音、淳朴的形象也让她这个打工妹多次受到她人的排挤,打工的日子真的不好过,离家20多年后,李存英又一次发出了这样的感慨。

可等到她再回到家乡时,村里有很多人都不认识这个50岁的中年女人,虽然她染着一头红色的头发,但是从发根处仍然能够看到她极力想要掩盖的白丝。

脸上遍布的皱纹和皴裂的手似乎都在讲述她这些年来的艰辛。

不过比起这些,更让她感到难过的是同村老人告诉她廖美成4年前已经去世,她的儿子因犯罪入狱和她女儿出嫁多年,仍然对她怀恨于心的消息。

丈夫的离世,虽然让她感到出乎意外也让她非常难过,但这种难过并不是对廖美成产生的,而是对一个生命自然流逝而涌现出来的惋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听到儿女的近况,李存英更是愧疚的想要打自己几巴掌。

如果不是当初她离开儿女,或许儿子也不会因为没人看管教育而误入歧途,如果不是她为了保护自己,或许她的女儿也不会从小到大被人嘲笑“没妈”。

至于她自己在外漂泊这20年什么苦没吃过?什么累的活没干过?

支撑她生活下去的就是对儿女的期望,她幻想着有朝一日自己赚了大钱,可以给儿女更好的生活;

可惜的是她在外流离的这20年,仍然没有一技之长,仍然没有过上多好的生活。

为了能够掩饰自己黑户的身份,她在别人的建议下办了一张假身份证,换了李存英这个名字,也过着虚假的人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或许是因为走了太多年,见过了太多事,李存英虽然没有攒下什么钱,但是她还是想再看看自己的家,看看她的儿女,合适的话就在村里养老。

然而回到村里后,又有人告诉她一个让她意想不到的消息,她现在已经成了一个“活死人”。

因为在她离开家后,村子里进行户籍普查,没有李存英的消息就直接把她的户口给销了,这也就意味着李存英这个身份已经不存在了。

听到这些李存英更感到难过,这似乎抹除了她在这里生活过的一切痕迹。

在外生活的这20年,她顶着一个虚假的名字,过着虚假的生活,然而回到这个曾经让她无比熟悉的地方,却也不能再回到她李存英的身份。

时过境迁、物是人非,李存英感慨这一切变化如此之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据说前几年她的丈夫离世时,因为儿女都不在身旁,还是村里其他人发现的;

再加上没有钱没有人给他办丧事,最终也只是村里其它他几个好心人草草的帮他料理了后事,没有墓碑没有遗像。

后来好不容易在村民的帮助下,李存英才找到了她的女儿,见面时女儿表现出的冷漠也完全在李存英的意料中,不过她并不怪女儿。

当年是她执意要走,才造成现在这般模样,她只希望自己的下半生能看着她生下的这一对儿女。

其实李存英女儿在长大之后了解了母亲的遭遇之后再看到母亲现在的这般模样,自己心里的那些怨恨和怒火早就没有表现出那样强烈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后她还是选择原谅母亲,在她的陪伴下,母亲到派出所又重新恢复了身份,也终于在狱中见到了她的儿子。

至于后面的生活该怎样度过,李存英决定还是要出去打工赚钱,只要能再和儿女生活在一起,她就已经很知足了,不能再让他们受累了。

对此,您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下您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