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六安市人民医院骨科

成功开展了首例3D打印

肿瘤型肘关节假体置换手术

实现了3D打印技术

在骨科肿瘤手术运用中的新突破

标志着六安市人民医院

在骨科肿瘤关节手术技术迈上了

数字“私人定制”的新台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患者王女士今年60多岁,数月前,因左胳膊有个肿块,且关节活动疼痛,在家属陪同下来到六安市人民医院骨科寻求治疗,六安市人民医院3D打印中心主任、骨科主任医师江淮接诊了该患者。

患者入院后,活检病理提示:上臂下端的恶性软组织肿瘤,侵犯了相比邻的肱骨骨骼,需要手术切除。

“这个手术必须要把软组织肿瘤以及它所侵犯的肱骨下端骨骼一并要截除,传统的方法是肿瘤广泛切除,受累肱骨下段截断后,采用肿瘤型人工肘关节置换,重建肘关节,该方法使未受侵犯的尺骨鹰嘴一并截除,使用的关节为仅能做伸屈活动的铰链型关节,容易出现人工关节松动或断裂,且前臂旋转功能丧失等弊端。”据江淮介绍,“3D打印人工半肘关节置换,可将肱骨下骨胳体与原本骨髂1:1等比例复制,从而具有与原骨胳相同的解剖外形,如鹰嘴窝、滑车等结构,可保留患者原有的尺骨鹰嘴,使手术创伤减少,特别是最大限度地恢复了肘关节正常功能。”

为保住患者的左臂,

保留功能性血管及神经,

最大程度保障患者的生活质量。

骨科团队决定为患者行3D打印技术,

辅助人工关节置换术,

提高手术精确度。

当江淮告诉王女士,采用3D打印技术,置换“坏的肘关节”可能会得到很好的术后效果时,王女士及家属看到了希望。

接着,一场为王女士“私人定制”的治疗开始了……

医疗团队将患者左上肢骨骼的影像数据传送给北京制作厂家,厂家将数据输入电脑,3D打印技术通过数据扫描,打印出与患者等比例的骨骼模型,再利用钛粉逐层微量地根据患者实际数据做出嵌合假体,3D可精确到与患者原生骨骼一样的尺寸精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私人定制”的手术

经过精准术前测量,医疗团队与北京的工程师及专家进行反复沟通,个性化定制出完全符合该患者自身尺寸及规格的假体,制定打印出来匹配的截骨导板。仅一周时间,经过骨骼三维重建,王女士所匹配的肘关节假体经过反复调试终于成型。

手术如期进行,术中,实体检测3D打印的假体和骨骼完全匹配,经过精准的调试后,人工肘关节假体顺利植入患者体内,手术过程十分顺利,术后患者功能恢复良好。

3D打印技术应用到骨科手术是近几年的一门新兴医疗技术。江淮介绍,3D打印的人工关节具有两个方面的优势:第一是精密的匹配,第二就是可以诱导骨生入。有了3D打印,过去无法治疗的骨肿瘤等骨科严重疾病有了新的治疗方式,3D打印技术也将在骨科领域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

此次手术的成功开展,不仅体现骨科团队的人工关节置换水平的先进水平,更反映了六安市人民医院在高新技术应用对疑难复杂关节病的诊疗优势。

来源:六安新周报融媒体记者 皮正莉 张孟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