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死亡,是很多人都忌讳的事情,特别是老年人,活得好好的,谁愿意谈论死亡呢!

而一位来自上海86岁的独居老奶奶,不仅丝毫不避讳死亡,还特意拍了一段视频,交代起自己的“身后事”,并发到了网上。

这一石激起千层浪,她自拍“老年人如何安排身后事”的视频,引来40多万网友的围观和热议。

令人奇怪的是,老奶奶看起来还没衰老到那种风烛残年,摇摇欲坠的地步!

她虽然满头白发,还带着眼镜,但看起来面色红润,精神矍铄,思维敏捷,侃侃而谈,身体很是硬朗,活到百岁都没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样一位如此“健康”的独居老人,这么早就安排身后事,是因为没有子女?

其实这位老奶奶,不仅有儿有女,而且儿女都很孝顺。

两年前,她的老伴去世后,儿女都争抢着要把她接回家,可是她非要一个人生活。

她虽然能够独自生活,看起来状态也不错,但她和很多老人一样,有不少老年病,三高,肾和肺也不太好,每天都必须吃药。

在两年前的体检当中,她胰腺上发现了肿瘤,医生说要先进行穿刺确定良恶,之后再做治疗,被她拒绝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儿有女,她偏要独居养老!身患肿瘤,她却拒绝治疗!身体尚可,她公开交代身后事!

老人到底是怎么想的?

老奶奶如此特立独行,不是性格孤僻,也不是一时冲动,她做这些都是深思熟虑的结果。

不去子女家养老,是因为她发现和子女的生活作息不同,会彼此打扰。

身患肿瘤却不治疗,是因为她分析过利弊得失,胰腺肿瘤如果是恶性的,即使手术也是没有办法治愈,弄不好可能转移的更快,如果是良性的,又何必治疗!

提早规划身后事,是因为她从周围突然离世的一些老人身上,获得的重要的启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她认为老年人要未雨绸缪,身后事要趁早安排,这对老年人和子孙都非常重要。

老人所做的规划,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

第一、财物处置

1、老奶奶有两套房产,一儿一女,一人一套,公平分配。

老奶奶早年给儿子买了一套房,这套房在儿子名下。

她还有一套房自住,老伴还在世时,老两口就已经商量好,自住房留给女儿。

后来儿子条件好了以后,又买了一套大房子,给父母居住,老两口就搬过去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后来,老奶奶了解到,子女继承离世父母的房产,所需手续极其繁琐,为了避免将来给女儿造成不必要的麻烦,老奶奶决定提前把房子过户给女儿。

只是无论是买卖或是赠与给女儿,手续也挺麻烦,而女儿并不缺房产。综合考量,两年前,老奶奶和老伴就把自住房提前卖掉,把房款都给了女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老奶奶的钱款,子孙均沾。

未来单位会给的抚恤金和丧葬费,她让儿女平分;而存款和工资除了用于生活费、生病后的治疗费以及以后的丧葬费之外,如有结余,就给孙辈平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二、是否抢救

老奶奶再三嘱咐儿女,当她得了重病或者一旦失去意识时,千万别抢救,她不希望最后像有些老人那样,倾家荡产、浑身插满管子痛苦的离开。

她更不希望看到,为了抢救自己,两个子女过度劳累,不愿意给子女带来麻烦。

她表示对生死看的较淡,死了就死了,希望平静没有痛苦的离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三、丧葬问题

老奶奶交代子女,丧葬从简。不搞追思会,不铺张浪费,骨灰盒只要能装就行。

另外,老奶奶是外省退休人员,她怕子女将来因为抚恤金等事宜奔波劳碌,她早将此事委托给单位的同事帮忙办理,并让他们和子女之间建立了联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得不说,老奶奶对于“身后事”的安排,堪称典范。

  • 她做事公平,对待儿女和孙辈一视同仁,把财物早做处置和分配,不仅避免了儿女间的纠纷,还避免了不必要的麻烦。
  • 她提前公开声明重病不抢救,让外界了解到自己的真实意愿,不把抢救的决策权交给子女,这样子女内心无负担,自己也不会因此遭罪。
  • 她把丧葬问题简化,提前告知儿女以后要如何做,甚至骨灰盒都考虑到了,儿女不必再为此劳心。

事无巨细,凡是涉及到身后事,老奶奶几乎全想到了,并按照自己的心意,提前做了最好的安排。

这样,她没有遗憾了,来去无牵挂,以后生命里的每一天,她都可以毫无负担、洒脱快乐地生活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难怪网友们评价老奶奶,是难得的人间清醒。

她确实是一位聪明、睿智、独立、通透的老人,值得敬佩!只是老人令人敬佩的地方,远远不止于此。

老奶奶从去年7月份自学拍摄短视频,一直到到现在,她已经制作并上传了149个视频,因为视力不好,除了字幕需女儿帮助,其余都是老人独自完成。

86岁的高龄,老人仍然坚持学习,仍在烧饭,做家务,一个人生活,自己照顾自己。

坚决不找保姆,不麻烦儿女,这样独立、自律、坚强、心疼儿女的老人,谁能不喜欢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年轻时很漂亮

可敬的奶奶引起了网友的兴趣,深入了解后,发现她竟然我国研究鼠疫的资深专家!

原来老奶奶名叫朱锦沁,出身贫苦,但从小到大都是学霸。

年轻时是北大医学院的高材生,毕业后本来可以留在北京工作,她却固执己见非去偏远的青海工作,谁都无法阻拦她。

研究鼠疫,比地质勘探还艰苦,她经常在野外风餐露宿,寻找动物尸体,在野地里蹲守搞科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工作

为此朱奶奶吃了无数的苦,她从马上摔下来,腿摔得没了知觉,又曾被动物感染得过腺鼠疫。

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她辛苦忙碌了大半生,编写过多部专业书籍,获得过大量荣誉。

曾当选过全国三八红旗手,曾是全国政.协委员,是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她为我国流行病科研做出了巨大贡献,退休之后才从青海回到故乡上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和秦怡的合影

获知朱奶奶的真实身份,更增加了网友们对她的敬重和喜爱。

她在视频中就像一个邻家的老奶奶,和善慈祥,说话就像和老朋友聊家常,对于网友们的评论,她都认真回复。

特别对于年轻人,她更有耐心,有人提出了专业领域的问题,朱奶奶不仅回复,还给他邮寄了专业的资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位卓越的老专家,如此低调,如此平易近人,足见她心态不一般!这就不难理解她为何能看淡生死,甚至提前规划好身后事了。

老人虽说是一位高级知识分子,但是她更高的不是学历,不是身份,而是思想,她的思想高度,确实比很多人要高。

以老人的身份和地位,她本可以让儿女照顾自己,本可以找保姆服伺,本可以请人帮忙拍视频,本可以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本可以不惜重金延缓生命,本可以大操大办告别会,但是她没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朱奶奶用行动,给每一个人上了一课:

人生终须告别,和亲人朋友告别,和这个世界告别,但是以什么方式告别,原来自己可以选择。

只要克服对死亡的恐惧,坦然面对生死,并提前做好规划,安排好相关事宜,这不仅能避免死亡来时的措手不及,减少人生遗憾;

也能够让自己无后顾之忧,轻松安度晚年,还能让亲人有个心理准备,减少亲人在离别时伤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