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四川频道

人民网成都6月26日电 作为科技城,绵阳拥有富集的科创资源,在赋能“智改数转”方面有何优势?6月25日,四川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绵阳市制造业“智改数转”推进情况新闻发布会。会上,就该问题,绵阳市政府副市长邓辉用“牵手、聚集、跨越”3个关键词回答记者提问。

“第一个关键词是‘牵手’。我们突出抓好协同创新,让更多企业与创新团队‘牵手’。”邓辉说,绵阳出台了“科创十条”等支持政策,通过高效链接创新资源,建成四川省大数据与智能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四川省工业自主可控人工智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省级创新平台,建设“云上科技城”“云上大学城”,引进哈工大、电子科大、西工大等高校顶尖专家团队入驻绵阳。“比如,重庆大学创新团队入驻‘云上大学城’后,与我们市的有关企业签订了6个方面的合作协议。”

邓辉介绍,第二个关键词是“聚集”。绵阳突出抓好技术供给,让更多科技创新在生产线上“聚集”,大力支持企业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领域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力度,推动建设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比如,长虹研发的多面异构体表面缺陷智能检测关键技术,打破了高端检测装备“卡脖子”难题,检测效率比人工提升70%以上,荣获2023年度“吴文俊人工智能科技进步奖”。维博电子研发的高压高隔、绝缘状态检测等传感器,突破技术难题,达到国际品牌同等技术水平。这些技术和产品,已在“智改数转”的关键设备及软件中得以应用。

“第三个关键词是‘跨越’。我们突出抓好产业培育,让更多成果实现从运用到产业的‘跨越’。例如,紧紧围绕人工智能这一全省‘1号创新工程’,在推动‘智改数转’工作中带动和促进了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兴数字产业。”邓辉表示,近日,绵阳还发布了《绵阳市支持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若干政策(试行)》,从核心技术攻关、人工智能大模型、场景应用、人才引育等8个方面进行支持。目前,绵阳已打造人工智能领域各级科创平台21个,组建人工智能产业联盟,汇聚相关企业近百家,实现营收近200亿元。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强化协同创新,汇聚更多创新资源、形成更好创新生态,深化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在制造业各环节的融合应用,加快培育发展工业细分领域大模型,支持人工智能企业和工业企业深度协作,不断提升企业生产过程自动化水平,拥抱‘智改数转’的光明前景。”邓辉说。(赵祖乐、杨铠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