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钢琴作为优雅、高贵的象征,和钻石代表爱情一样,这二十年,以年均28%的增长,被摆在了中产的钢琴房里。

莺歌燕舞年代,被赋予高贵的钢琴,对于不缺钱的中产来说,没有比它更好传承小孩高雅教育的工具了。

这几年,疫情撕破了这层虚胖的纸醉金迷。

频出的奢侈品大减价,从不愁销量的钢琴,如今是无人问津,价格暴跌、机构倒闭,消费降级已然成为现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钢琴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同一小区的张女士,是一位从业10年的钢琴老师,曾经在著名的雅马哈和柏斯琴行都有从事过教培工作,由于口碑很好,从来不缺学员。

从2017-2020年,几乎是她的从事巅峰,最多一天要跑10多个琴行,连吃饭的时间都没有。

但从2022年开始,却呈现断崖式下跌,全年100个课时都没上够,连考级的学员也终止培训了。

经过一年多转型,现在专职接了7个私教,一个学员近20万的私教费,比以前更轻松,也有更多精力来提升自己。

教育的减负,直接的结果就是成千的机构跑路,代课老师则回归自己小区做起了私人定制,比以前活得更滋润了。

曾经遍地开花的经销商、钢琴培训机构,该倒的倒、该跑的跑。

就连行业头部海伦钢琴,去年全年营业额2.97亿元,同比减少21.56%,净利润-7885.48万元,同比减少1047.27%。

全球最大的生产商雅马哈,全年净利润为13.7亿人民币,也是同比下滑22%。

反常的却是钢琴中的“爱马仕”:斯坦威,这几年的净利率却是在成倍的增长,平均价格近100万左右。

打折的钢琴在成倍的亏损,高端斯坦威却逆市增长,并不是财富减少了,而是财富平移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关店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今年不少连锁门店“关门跑路”更是频频上热搜,

知名的舞蹈培训机构5KM,在江浙的30多家门店关门,大股东付新宇也失联了,大多学员充值金额都在3000元以上,全部无法提现或者兑换成服务;

同行业的如金宝贝、梵音瑜伽、卡莫瑜伽等多家教育培训、瑜伽机构也于近期接连倒闭。

瑜伽连锁品牌如上海的Mysoul瑜伽馆、梵音瑜伽、华南地区的梵羽瑜伽,到如今的卡莫瑜伽也在成片的休业整顿或者永久闭店。

尤其在一线市场,行业正面临消费、投资两端的“信心低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闭店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相似的关店潮除了经济下滑外,背后又扯出灰色产业“职业闭店人”

他们专门为商家策划闭店、逃避法律责任的“专家”。他们凭借丰富的商业经验和法律知识,为那些经营不善、负债累累的商家量身定制一套看似合法,实则违法的闭店方案。

这些方案包括更改经营主体、转移资产、逃避债务等违法手段,让商家在“跑路”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经济损失。

“你跑路,我担责”,为那些试图逃避责任的不良商家提供一系列“脱困”方案,却让众多消费者和投资者深受其害。

跑路或者倒闭的原因无外乎利益,营销做得好预充值当天就能收回成本,所以像健身,教育培训、美容美发等这些预付费行业。

这些年的跑马圈地,一个比一个玩得溜,5千返3千、1万返1万直接充,消费者也是一个比一个胆大。

在收入可以预见的年代,大家都有信心那么玩,看看那些年的花呗、信用卡、小额贷的天量增长就知道了。

现在韭菜不够了,那就不玩了,直接跑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产摆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房地产玩不转了,5月份暴跌的中长期贷款514亿数据,刚需躺平了,而另一边却是上海、深圳湾高档盘首推日光,一墅难求。

钢琴,这个囊括所有乐音,横跨所有音域的乐器,在急速发展的20年间,也弹尽了无数家庭的悲欢离合。

一掷千金的中产消停了,他们受过良好的教育,从事脑力或技术工作,收入丰厚且攒下了大量存款,不再为衣食住行而发愁。

曾经靠时代的红利攒下的巨大家财,如今又被洪流卷走,看看不断缩水的房子、股票、期权,摆在家里的钢琴成为了“第一停摆奢侈品”。

曾经磨刀霍霍向“十级”的父母们躺平了,教育减负,高考加分也取消了,内卷鸡娃太耗费心神,有这个精力和财力不如好好享受当下,孩子也轻松。

一边是缩水的消费,一边却在不断频出的一掷千金,两极反转太过强烈了。

条条大路通罗马,不是所有人都适合罗马的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